•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22卷  第2期

生命科学
赤点石斑鱼微卫星DNA的筛选
林能锋, 苏永全, 丁少雄, 王军
2007, 22(2): 115-119.
摘要:
提取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基因组DNA,经BamH I和Hind Ⅲ双酶切并电泳回收300~1 000 bp的片段与经BamH I和Hind Ⅲ双酶切的pUC18质粒重组,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以α互补法筛选重组阳性克隆,建立赤点石斑鱼部分基因组文库。应用PCR混合池法筛选含核心序列为(CA)n和(GA)n微卫星位点的阳性克隆,经DNA测序,得到61个含微卫星序列的克隆,占总克隆数的2.89%。61个用于测序的克隆中共有111个不同类型的微卫星序列,其中(CA/TG)n重复类型57个,占51.4%;(AG/TC)n重复类型35个,占31.5%;其他重复类型19个,占17.1%。完美型、非完美型及复合型序列分别占48.7%、41.4%和9.9%。并在GenBank上注册了22个微卫星序列。
伪狂犬病毒Fa株gB、gC、gD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陈振海, 林天龙, 陈少莺, 宋铁英
2007, 22(2): 120-125.
摘要: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Fa株)gB、gC、gD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gB、gC、gD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2 745 bp、1464 bp、1 215 bp,编码914、487、40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Fa株与其他毒株gB、gC、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9%~99.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4%~99.9%。不同PRV毒株gB、gC、gD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高度保守。基于gB、gC、gD基因的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分离毒株与韩国分离毒株可归为一个进化分支,而日本分离株与欧美分离株归为另一个分支。在前一个分支里,闽A株与鄂A株的亲缘关系特别近,3个基因的同源率均在99.5%以上。在gB蛋白氨基酸序列全长上中国分离株(Ea株、Fa株)比欧美分离株多了1个氨基酸,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主要集中在第50~100氨基酸。在gC基因序列第186~211 bp,Ea株、Fa株比欧美分离株多插入了21个碱基。在gD蛋白氨基酸序列全长上,Ea株、Fa株比其他分离株多了2~6个氨基酸。在gD基因序列第803~837 bp,Fa株核苷酸AGGCCC串联重复最多,达到7个。
转基因螺旋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及鉴定
文磊, 施泓, 徐虹, 章军
2007, 22(2): 126-129.
摘要:
以本实验室构建的转胸腺素基因螺旋藻为藻种,利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PhR-L20C光生物反应器,根据该反应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参数条件,采用本实验室优化过的培养条件,对转化藻进行高密度培养,初始pH值约为9.0,光照强度平均约为10 000 Lx,培养温度28~30℃,一个培养收获周期为10 d,平均生长速率为0.3 OD560·d-1,10 d后藻细胞OD560达3.0,最终藻细胞密度可达到1.3 g·L-1(干重);高密度培养后的转化藻经PCR鉴定,目的基因能够稳定地整合在螺旋藻染色体上,经Western-blot证明外源基因在螺旋藻中获得高效表达,且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经过30 d的无抗生素G418的高密度培养后,外源基因能够稳定的遗传表达。
福建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APD标记及多态性调查
黄勤, 陈曦, 杨金先, 林能锋
2007, 22(2): 130-135.
摘要:
运用DNA随机扩增多态检测(RAPD)技术和4种OPV引物,对采自福建平潭和罗源的3份养殖大黄鱼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检出的39个位点中,14个位点显性频率为1,可作为筛选大黄鱼物种标记的参考位点。样品多态位点检出率平均48.2%。样品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251 5、0.275 5和0.257 5。2004年采自平潭和罗源的两份样品在部分已知位点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显示网箱群体之间可以出现某种程度的遗传分化。
作物科学
甘薯氮磷钾肥效与适宜用量研究
姚宝全
2007, 22(2): 136-140.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薯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27.2%、15.8%和26.4%,增产效果是NKP;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大中薯重量与小薯重量比达到6.7,明显高于氮或磷或钾缺素区;氮钾肥在夏薯有较高的产投比,而磷肥的产投比则是秋薯高于夏薯;夏薯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68 kg·hm-2、P2O548 kg·hm-2和K2O 168 kg·hm-2,比例为1:0.3:1.0,秋薯则分别为N174 kg·hm-2、P2O557 kg·hm-2和K2O 200 kg·hm-2,比例为1:0.3:1.2,但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宜用量有一定差异,与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有关。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平衡施肥在高产田平均增产14.9%,每公顷净增收3 600元;中低产田则增产12.0%,每公顷净增收2200元。
DTOPSIS在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杨旺兴, 许旭明, 卓伟, 张受刚, 马彬林, 杨腾帮, 邹文广
2007, 22(2): 141-145.
摘要:
运用DTOPSIS法,对2005年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并能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所有参试品种中,Ⅱ优623、Ⅱ优1259和F301三者的Ci值最高,综合性状优良,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同时对DTOPSIS法在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产特优组合库、源、流特性研究
冯建成, 郭福泰, 赵建文, 陈国平, 李丰, 洪宝珠
2007, 22(2): 146-149.
摘要:
以杂交稻特优多系1号和特优63为供试材料,汕优63为对照,研究高产杂交稻特优组合的库、源、流特性。结果表明:特优多系1号和特优63源、库、流特性相似,差异不大;高产杂交稻特优组合库容量大,主要体现在大穗优势上;冠层叶挺直,比叶重高,叶面积指数大,光合产物积累量大,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生产优势明显,粒叶比高;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充实的贡献大,源库流间流的通畅性好,库、源、流能在较高水平上协调是特优组合高产的主要成因。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汤浩, 梁金萍, 曾军, 吴秋云, 张志勇, 罗文彬
2007, 22(2): 150-153.
摘要:
介绍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选育经过。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39 cm,主茎数2~3条,块茎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淡黄色,单株结薯6个,干物质含量17.74%,食味品质优。生育期87 d,平均鲜薯产量28 089.4 kg·hm-2,比对照紫花851增产6.74%。配套栽培技术上应采取适当催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
园艺科学
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研究
苏小俊, 徐海, 袁希汉, 陈劲枫
2007, 22(2): 154-157.
摘要:
选用第1雌花节位有梯度差异的普通丝瓜品种L001与L023配制组合,调查P1、P2、F1、B1和B2第1雌花节位,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第1雌花节位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54.45%、61.88%和58.91%,且以加性效应为主;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38.02%~45.1%。结论: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定向选择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早熟性不太可能通过杂优育种来实现;以第1雌花节位均较低的材料作为双亲,才能提高早熟育种效率。环境对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影响较大,要不断地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选择。
无核雪柑与普通雪柑种胚发育过程蛋白质的差异
王玉玲, 陈清西, 陈伟
2007, 22(2): 158-161.
摘要:
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胚胎蛋白质含量,并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胚胎的特异蛋白质。结果表明:无核雪柑种胚早期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其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了P1~P6 6个特异蛋白质;另外发现了4个特异于普通雪柑胚胎发育的蛋白质P11~P14。认为P11~P14与无核雪柑的无核密切相关,分别是P11(67.0 kD,pI 5.1)、P12(65.5 kD,pI 5.4)、P13(97.0 kD,pI 5.8)及P14(64.3 kD,pI 5.9)。
细胞分裂素对蝴蝶兰体细胞胚诱导及大分子代谢研究
刘福平, 陈移亮
2007, 22(2): 162-166.
摘要:
以含6-BA、2,4-D培养基诱导蝴蝶兰外植体。6-BA可从嫩茎切块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富含淀粉粒,而2,4-D或2,4-D加6-BA诱导得到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6-BA易于从嫩叶切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发生过程的显微观察。在6-BA诱导嫩叶切片外植体期间,DNA含量前期平缓上升,第25d后急剧上升。RNA含量开始诱导就上升,第11~18 d达到高峰。水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启动稍晚,在第25 d达到高峰。
植物保护
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水葫芦效果及其在水中的残留
游泳, 王长方, 王俊, 陈峰, 傅建炜, 胡进锋
2007, 22(2): 167-171.
摘要:
采用枯叶指数、枯柄指数、新根抑制、鲜重防效等指标,评价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水葫芦的防除作用,并测定其在水中的残留。盆栽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水葫芦新根的抑制作用最强,LC50为185.54μg·L-1,对叶、叶柄、鲜重的毒力较弱,LC50分别为385.89 g·L-1、475.82 g·L-1、790.86 g·L-1。田间水域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水葫芦的新根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药后40 d,1.91 g·L-1的抑制效果达100%。草甘膦异丙胺盐防除叶片的速效性较好,施药后20 d,1.91 g·L-1对叶片的防除效果达96.69%,优于40 d后85.42%的防效。草甘膦异丙胺盐对叶柄和鲜重的防除效果较差,1.91 mg·L-1草甘膦异丙胺盐处理40 d后,对叶柄和鲜根的防效分别为52.34%、63.18%。在室内静止水体与流水中分别施用1.37 mg·L-1、1.91 mg·L-1和2.73 mg·L-1草甘膦异丙胺盐防除不同覆盖率(0%、60%、90%)的水葫芦后,水体中残留量均未超过0.7mg·L-1最高污染物水平(美国一级饮用水标准)。
福建省稻水象甲分布与发生规律研究
邱良妙, 魏辉, 傅建炜, 吴玮, 李建宇, 占志雄
2007, 22(2): 172-175.
摘要:
稻水象甲在福建省年发生1代。我省福鼎市和霞浦县是稻水象甲发生的疫区,2004年,两地分别有11个和10个乡镇发生稻水象甲疫情,累计发生面积1 597.6 hm2;稻水象甲发生和为害受作物品种和生境条件等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糯稻受害程度大于杂交稻,秧田水稻的株被害率和成虫密度大于移栽田。
福建省毛豆疫病发生规律研究
黄月英, 陈军, 黄征, 彭建立, 郑建英
2007, 22(2): 176-178.
摘要:
田间病害调查及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福建省毛豆疫病主要在闽南地区毛豆种植区发生,春植毛豆病害较重;4~5月份的降水量和雨日数是病害发生流行关键影响因素。毛豆连作地病害较重,毛豆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
动物科学
提高耐盐红螺菌拮抗能力的发酵条件初探
李晓亮, 邱宏端, 黄秀丽
2007, 22(2): 179-184.
摘要:
以光合细菌培养基为基础,初步探讨提高耐盐红螺菌拮抗能力的培养基组分等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磷酸氢二铵,并在培养基中应缺省硫酸锰和氯化钙。以优化后的培养基培养耐盐红螺菌,最低抑菌浓度达32 AU·mL-1,较原光合细菌基础培养基提高了大约1倍。添加聚乙二醇400、D-山梨醇表面活性剂不能提高该菌的拮抗能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测定
王隆柏, 魏宏, 陈少莺, 车勇良, 庄向生, 陈仕龙, 林长光, 周伦江, 黄梅清
2007, 22(2): 185-187.
摘要:
选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福建分离株(PRRSV Fuzhou 01株)为制苗种毒。病毒经Marc 145细胞增殖、超速离心浓缩、甲醛灭活后,分别制成新型佐剂IMS1312灭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两种疫苗病毒含量约为108.0TCID50·mL-1。30头25日龄的PRRSV抗体阴性的断奶猪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6头,用于检测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两种疫苗首次免疫断奶仔猪后14 d可以检测到抗体,二免14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一免180 d后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在1:320。两种佐剂苗在4℃放置12个月均不分层,并对断奶仔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溢多酶P-8901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谢玉霖, 彭碧琳, 江云, 彭智发, 辛志明, 郑艺杰, 王寿昆, 王敏, 王淑彩, 林海燕
2007, 22(2): 188-192.
摘要:
在罗非鱼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溢多酶P-8901,探讨溢多酶P-8901对罗非鱼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罗非鱼鱼种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 g·t-1、150 g·t-1、180 g·t-1溢多酶P-8901试验组的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8%、7.89%和9.03%(P0.05);增重率分别提高9.00%、10.33%和9.50%(P0.01);生长率分别提高4.00%、4.48%和4.13%(P0.01);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8.38%、7.75%和8.84%(P0.01)。养成试验中,添加100 g·t-1、150 g·t-1、180 g·t-1溢多酶P-8901试验组饲料系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28%、5.41%和6.56%(P0.05);增重率分别提高6.31%、7.94%和8.82%(P0.01);生长率分别提高3.68%、4.72%和5.26%(P0.01);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5.36%、7.53%和9.24%(P0.01)。饲养结果表明,添加溢多酶P-8901能够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尤其对鱼种的效果比养成阶段更好。
林业科学
桐花树幼苗根系对镉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
李裕红, 王荣富, 应朝阳
2007, 22(2): 193-196.
摘要:
研究Cd2+胁迫对水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根系丙二醛(MDA)、超氧负离子(O2·-)、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25~10 mg·L-1的Cd2+处理桐花树幼苗,幼苗根系的活力随胁迫浓度升高而下降,而其MDA、O2·-含量及POD、CAT活性均呈诱导性升高,并随Cd2+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逐渐上升,细胞内O2·-含量增大带来的膜脂过氧化增强是Cd2+污染伤害桐花树的主要原因。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对0.25~10 mg·L-1的Cd2+胁迫均能起到保护性的防御作用,保护酶CAT、POD活性的增强是桐花树抗Cd2+污染过氧化伤害的主要机理之一,根系膜保护酶POD和CAT活性可以作为对环境Cd2+污染响应的生物学指标。
NaCl胁迫对桉树幼苗膜脂过氧化与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翁锦周, 林江波, 陈永快, 曾日秋, 张梅坤, 林加耕
2007, 22(2): 197-201.
摘要:
以4个桉树品种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膜脂过氧化和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SOD的活性在不同桉树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而CAT和POD在不同品种之间则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农业经济
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Ⅱ.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分析
丛林, 连张飞, 苏明华, 刘志成, 王少峰, 李伟华, 徐平东, 朱祥枝, 陈丁权, 柯合作
2007, 22(2): 202-206.
摘要:
分析了福建省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福建省花卉产业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
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构建“海西”和谐社会
黄跃东, 林鹰漳
2007, 22(2): 207-212.
摘要:
从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十五"期间福建农村扶贫开发的成效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总结评估,认为农村扶贫开发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海峡西岸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必然要求,提出了福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与推进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综述
脂肪酸甲酯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王秋红, 蓝江林, 朱育菁, 肖荣凤, 葛慈斌, 林营志, 陈亮, 刘波
2007, 22(2): 213-218.
摘要:
脂肪酸甲酯谱图分析方法(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ME)是鉴于脂肪酸可作为生物标记物而发展起来的分析技术。本文介绍了FAME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在微生物检测、鉴定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