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37卷  第4期

2022 年 4 期目录
2022, 37(4): 1-2.
摘要:
动物科学
新发变异伪狂犬病毒FJ2012株灭活疫苗制备和免疫效力评价
侯博, 王晨燕, 陈秋勇, 吴学敏, 刘玉涛, 王隆柏, 周伦江
2022, 37(4): 423-4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1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佐剂制备的伪狂犬病毒(PRV)FJ2012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方法  对PRV新发变异毒株FJ-2012的gE/gI基因采用同源重组技术缺失构建gE/gI基因缺失株(FJ-2012ΔgE/gI株),经甲醛灭活后分别与水相佐剂GEL02、两性佐剂ISA 206VG和白油佐剂制成不同种类的灭活疫苗,经质量检查后免疫绵羊,免疫28 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绵羊的gB和gE抗体,并且以变异毒FJ-2012攻毒,评估不同灭活疫苗对绵羊的保护效力。  结果  成功构建了基因缺失株FJ-2012ΔgE/gI,并制备3种不同佐剂的灭活疫苗,接种绵羊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免疫28 d后gB抗体均全部转阳,gE抗体阴性;对照组绵羊在攻毒后6 d内全部死亡(5/5),以GEL02和白油作为佐剂的灭活疫苗组绵羊全部存活(5/5),保护率达到100%,而以ISA 206VG作为佐剂的免疫组绵羊死亡2头,保护率仅为60%(3/5)。  结论  以GEL02佐剂和白油佐剂制成的FJ-2012ΔgE/gI株灭活疫苗免疫绵羊后可以抵御变异毒亲本株FJ-2012株的攻击,能够对我国目前新发变异PRV的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牦牛妊娠期和产后乏情期卵巢蛋白组学分析
麻俊渊, 王进娥, 李洋, 胡凇茗, 陈舟, 李书元, 杨妍梅, 扎西英派, 霍生东
2022, 37(4): 429-43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2
摘要:
  目的  研究牦牛产后乏情期和妊娠期卵巢中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  方法  选择青海省湟源县一户牧民自然放牧牛群中处于妊娠期和产后乏情期牦牛各3头为研究对象,采集卵巢组织,利用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发掘不同时期卵巢差异表达蛋白。  结果  妊娠期和产后乏情期卵巢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有57个,其中乏情期卵巢组织中上调蛋白38个,下调蛋白19个;CO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功能集中于能量的生产与转化、蛋白质周转、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过程;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集中于代谢、繁殖等生物过程,涉及细胞器成分等细胞组分,参与转运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共参与27条信号通路,其中,缓激肽(BK)、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参与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通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SH-P1)、谷胱甘肽S转移酶A2(GSTA2)、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参与氨基酸转运与蛋白质代谢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PI3K)参与PI3K-Akt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结论  BK、P450scc、GSH-P1、GSTA2、GST、AST和PI3K与牦牛乏情的产生密切相关。
鼠伤寒沙门菌sRNA SdsR靶基因的预测及验证分析
张家莉, 令狐远凤, 段世宇, 潘永, 杨琦
2022, 37(4): 439-44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3
摘要:
  目的  筛选鼠伤寒沙门菌sRNA SdsR的靶基因,为明确sRNA与靶基因的互作以及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TargetRNA2软件预测sRNA SdsR的靶标,基于前期的sRNA SdsR敲除后转录组测序结果,将预测到的基因注释到GO、KEGG以及eggNOG数据库中进行分析,通过RT-qPCR对预测到的杂交能量较高的部分靶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  TargetRNA2软件预测到29个靶标,其中hemA、STM0951、mreC、STM1252、dcoC的杂交能量较高,且能与sRNA SdsR有连续的碱基匹配,分别与鼠伤寒沙门菌血红素合成、氧化还原过程、草酰乙酸脱羧酶的合成、膜的组成部分、细胞质蛋白的合成有关。RT-qPCR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菌株3409,敲除sRNA SdsR后hemA、mreC的表达分别下调0.70和0.39倍;STM0951、STM1252、dcoC的表达分别上调0.51、0.35和1.86倍。  结论  hemASTM0951 、mreCSTM1252 、dcoC基因很可能受sRNA SdsR的直接调控且对某些靶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日粮中添加芦丁对湖羊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组成的影响
王海波, 占今舜, 谷志勇, 刘宇航, 霍俊宏, 赵生国
2022, 37(4): 445-45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4
摘要:
  目的  研究日粮中添加芦丁对湖羊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  方法  选择3月龄左右、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湖羊36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2只(公母各半,分栏饲养)。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R50和R100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 mg·kg−1(湖羊体重基础)的芦丁。试验期为70 d,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  结果  1)3组共产生44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其中共有OTU为396个,占总OTU的88.79%,所有样品共注释了14个门(Phylum)、18个纲(Class)、21个目(Order)、34个科(Family)和99个属(Genus)。2)相对于CON组,R100组的ACE指数、Shannon指数、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但CON和R50组中Alpha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3)通过PCoA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NMDS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UPGMA聚类方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 clustering analysis)和Anosim分析可知,R100组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4)在门水平,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两大优势菌门。相比CON组,R100组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但R50组Elusimicrob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ON组和R100组(P<0.05)。5)在属水平,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_1(Prevotella_1)。在已鉴定丰度排名前30的属水平上,R100组新月形单胞菌属_1(Selenomonas_1)和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与R50组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添加100 mg·kg−1的芦丁能够影响湖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
作物科学
CsZFP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抗旱功能分析
李婉雪, 姚新转, 张宝会, 刘洋
2022, 37(4): 453-45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5
摘要:
  目的  对茶树ZFP2基因应答干旱胁迫表达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茶树ZFP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与抵御干旱胁迫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  本实验室在前期工作中已通过酵母单杂筛选出一个与F3’5’H基因启动子区域互作的锌指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茶树ZPF2的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CsZFP2基因转入烟草,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进行功能验证。  结果  茶树(Camellia sinensis,XM_028257969.1)锌指蛋白的蛋白结构域与烟草(Nicotiana tabacum,XP_016463943.1)的锌指蛋白相似性为68.57%。茶树锌指蛋白基因内含子数为13个,蛋白长度为1 233 a,蛋白分子量为141 204.45,等电点为5.9,等电点Pi<7表明茶树锌指蛋白富含酸性氨基酸;CsZPF2编码蛋白质主要二级结构为α螺旋且该蛋白是由α-螺旋和β-转角组成无规则卷曲的三维空间结构; CsZPF2编码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且氨基酸序列小于零部分多于50%,为亲水性蛋白;在自然干旱胁迫28 d后野生型烟草与转基因烟草底部老叶均明显发黄,但野生型烟草底部老叶基本完全失绿,呈枯萎状态,而转基因烟草底部叶片呈轻度萎蔫状态,大部分仍然呈现绿色。  结论  CsZFP2基因能够响应干旱胁迫,并在干旱胁迫应答中起到作用,过表达CsZFP2的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更具抗旱能力。
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莆花45的选育及其生育特性
郑国栋, 龚屾, 黄金堂, 黄炎霞, 陈海玲
2022, 37(4): 460-46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6
摘要:
  目的  培育适应福建地区种植的高产抗病的花生新品种,研究该品种生育特性,推广配套栽培技术,获得高产优质,以提高花生经济与生态效益。  方法  以高产优质花生品种湘花120作为母本,高产抗病花生品种泉花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经多年筛选稳定品系,经品系鉴定和品比试验,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莆花45。  结果  2015–2016 年莆花45参加福建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荚果产量3787.05 kg·hm−2 ,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09%,籽仁产量2559.00 kg·hm−2 ,比对照增产7.69%。粗脂肪含量53.08%,蛋白质含量26.3%,油酸含量47.8%,亚油酸含量31.6%,O/L值为1.51。该品种属珍珠豆型品种,植株紧凑直立,生长势强,中抗青枯病、锈病及叶斑病,于2020 年1月21日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2019)350271]。生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莆花45开花集中,有效花率高,结果数多、结荚性能好,叶面积指数(LAl)较大、净同化率(NAR)高、叶绿素含量高、干物质积累多,各项指标均比对照高。  结论  莆花45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具有良好生育特性,适宜在福建各地推广种植。
园艺科学
高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陈潇敏, 金珊, 吴文晞, 邵淑贤, 王淑燕, 王鹏杰, 赵峰, 叶乃兴
2022, 37(4): 467-47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7
摘要:
  目的  探明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组分特征,为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茶树特异品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43份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和8个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儿茶素组分含量,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热图分析及特异性种质资源筛选。  结果  43份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均检测出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其中以云霄6号(YX06)含量最高,为33.65 mg·g−1。43份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特征物质为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且二者含量极显著高于8个栽培品种。聚类分析表明12份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与8个栽培品种聚为一类,其中以诏安和蕉城地区居多,其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儿茶素(C)含量较高;其余31份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聚为一类,其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较高。筛选获得高EGCG3"Me茶树资源(>20 mg·g−1)8份,高EGCG茶树资源(>150 mg·g−1)9份和高儿茶素茶树资源(>200 mg·g−1)18份。  结论  对福建野生茶树种质儿茶素组分进行测定及系统分析,发现其富含EGCG3"Me,并筛选出大量特异种质。
基于4-PHF(the four-parameter Hill function)法比较6种四照花种子的休眠特性
熊星, 鲁强, 王昊伟, 杨玲, 洑香香
2022, 37(4): 476-48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8
摘要:
  目的  四照花属(Cornus)树种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有较高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利用4-PHF(the four-parameter Hill function)法比较6种四照花种子的休眠特性,为四照花种质资源保存、种子贮藏及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6种四照花,包括大花四照花(CF)、中国四照花(CKC)、香港四照花(CH)、东京四照花(CHT)、秀丽四照花(CHE)和尖叶四照花(CE)种子为材料,用500 mg·L-1赤霉素(GA3)溶液浸泡3 d后进行低温层积处理,并设7个层积时间梯度(0、10、20、30、40、50、60 d);采用4-PHF法拟合6种四照花种子发芽曲线,计算发芽参数包括起始发芽时间(lag)和发芽高峰时间(TMGR)及休眠指数(DI)。  结果  层积有效地促进了四照花种子休眠的解除,但每个种达到最大发芽率所需层积时间存在差异:CKC仅需层积30 d发芽率可达78%,CH和CF层积60 d后发芽率分别达71%和89%,CHE、CHT和CE层积50 d后发芽率分别达63%、69%和54%。用4-PHF方程拟合的发芽曲线表明:随着休眠的解除,发芽参数lag和TMGR值持续下降,DI则呈现增加的趋势。  结论  结合各个发芽参数得出落叶类四照花CF、CKC种子休眠程度较浅,而常绿种CH、CHT、CHE和CE种子休眠较深,由DI值得出本试验处理未能充分解除常绿类四照花种子休眠,4- PHF方程进行种子萌发曲线拟合及萌发参数lag和TMGR可从生物学角度诠释层积处理对6种四照花种子的萌发差异,但DI值不宜用于比较种间休眠程度的差异。
荷花NnWRKY2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婉茹, 刘莹, 刘红利, 贺丹, 刘艺平, 孔德政
2022, 37(4): 486-49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09
摘要:
  目的  克隆荷花(Nelumbo nucifera)NnWRKY22基因,分析该基因在荷花根、茎、叶、花中的表达模式及不同天数铜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和荷花抗铜胁迫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荷花cDNA中克隆得到NnWRKY22基因,利用Prot Param等工具对NnWRKY22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利用qRT-PCR方法分析NnWRKY22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在铜胁迫下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成功克隆得到荷花NnWRKY22基因,该基因ORF全长573 bp,编码190个氨基酸,含有1个保守的WRKY结构域。该蛋白理论分子量、等电点、不稳定系数和亲水性指数分别为:21.33 kDa、 9.03、71.93和−0.692,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荷花与洛矶山耧斗菜(Aquilegia coerulea)和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亲缘关系较近。qPCR结果表明,NnWRKY22在荷花的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但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花中表达量最低。NnWRKY22基因在铜胁迫下表达增强,胁迫7 d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结论  克隆了荷花NnWRKY22基因,该基因在荷花中特异性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NnWRKY22在铜胁迫下表达增强,推测该基因在荷花抗铜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铁皮石斛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
龙小琴, 聂聪, 何基泽, 田野, 李昕燃, 皮鑫瑶, 王万军, 朱乾坤
2022, 37(4): 492-50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10
摘要:
  目的  对铁皮石斛HCT(Hydroxycinnamoyl transferase)基因家族进行特征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铁皮石斛黄酮类化合物和石斛酚的生物合成奠定研究基础。  方法  通过NCBI在线网站获得铁皮石斛的基因数据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铁皮石斛DoHCT基因家族成员系统进化树、DoHCTs保守基序和保守结构域,并且预测DoHCT家族成员的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同时利用逆转录PCR的方法分析DoHCTs在不同胁迫条件下以及在根茎叶中的差异表达情况。  结果  铁皮石斛DoHCTs共有 8个家族成员(DoHCT 1~8),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DoHCT7~8属于转移酶超家族,DoHCT 1~6属于PLN02481超家族。该家族基因的表达可受到非生物胁迫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温条件下DoHCT家族基因均下调表达;组织表达检测结果显示除DoHCT7外,其余基因均在根茎叶中差异表达。  结论  在全基因组水平对DoHCT家族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oHCTs 在不同胁迫下以及铁皮石斛根茎叶中存在差异表达,证实其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起到调控作用。
植物保护
樱桃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王磊, 支欢欢, 马永强, 姚强, 陈红雨, 张纲, 郭青云
2022, 37(4): 503-51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11
摘要:
  目的  明确青海省樱桃叶斑病菌杨柳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alicis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高效的杀菌剂。  方法  采用十字交叉法及孢子计数法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2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结果  该病原菌的最适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肌醇和葡萄糖,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和蛋白胨。该菌在5~40 ℃条件下均能生长,且最适温度为25 ℃,致死条件为58 ℃水浴处理10 min;在pH值为4~12内均可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为7;在12 h /12 h光暗交替下,菌落生长快且产孢多。供试杀菌剂中化学与生物杀菌剂抑菌效果最好的分别是10%苯醚甲环唑WG和0.3%丁子香酚SL,其EC50值分别为0.6、1.15 mg∙L−1;2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和500 g∙L−1异菌脲SC的抑菌效果较差,EC50值高达301.44、679.36、1012.52 mg∙L−1  结论  明确了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和营养物质,并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福建甜椒蓟马发生情况及蜡蚧轮枝菌对蓟马优势种的致病力
黄鹏, 张杰, 陈汉鑫, 蓝炎阳, 姚锦爱, 余德亿
2022, 37(4): 514-51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12
摘要:
  目的  明确福建甜椒蓟马发生情况及蜡蚧轮枝菌对蓟马优势种的生防潜力。  方法  以主产地漳州的甜椒种植基地为观测点,调查3种甜椒品种上蓟马的种类和数量,测定蜡蚧轮枝菌LL-01对甜椒蓟马优势种的致病力。  结果  甜椒路帅品种和布兰妮品种上蓟马数量近似且均显著高于特雅斯品种;甜椒上有花蓟马、黄胸蓟马和棕榈蓟马3种蓟马,其中花蓟马的相对丰度高达91.31%~94.93%。菌株LL-01侵染花蓟马7 d后的LC50达3.47×105孢子·mL−1,1×107~1×108孢子·mL−1处理的累计致死率为78.16%~87.36%,LT50为3.73~4.24 d。  结论  蓟马对不同甜椒品种的嗜好性不同,花蓟马为优势种;蜡蚧轮枝菌LL-01对花蓟马的致病力强,可用于该虫的生物防治。
四川省马铃薯孢囊线虫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顾建锋, 邵宝林, 方亦午, 马欣欣, 李星月, 郑经武
2022, 37(4): 520-5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13
摘要:
  目的  四川省越西县马铃薯发现疑似线虫侵染症状,为查清病原,对分离获得的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方法  采集马铃薯根系和根围土壤,对根系内部线虫进行染色观察,用简易漂浮法分离孢囊,并对发现的二龄幼虫、雌虫和孢囊进行显微摄影和形态学测计。提取孢囊和二龄幼虫的DNA,用种特异PCR方法进行鉴定,同时PCR扩增后获得核糖体rDNA部分18S基因、28S基因D2~D3区和ITS区DNA序列,在GenBank中下载已登录的各近似种(球孢囊线虫属)的部分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并使用MrBayes 3.2.3软件进行贝叶斯法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结果  该种线虫能入侵寄主根系内部,二龄幼虫口针基部球近圆形,向后倾斜;口针平均长<23 μm;孢囊Granek比值≥3,与马铃薯金线虫高度一致。特异PCR扩增3个孢囊和4条二龄幼虫均得到了430 bp左右的明亮条带,进一步测序后得到的序列长度均为434 bp,与马铃薯金线虫一致。核糖体rDNA 18S和28S进化分析表明,该四川越西马铃薯上发现的孢囊线虫属于球孢囊属线虫,核糖体ITS基因序列进一步分析证实该群体确为马铃薯金线虫。  结论  四川省越西县马铃薯根系分离获得的线虫为马铃薯金线虫,该线虫为我国内检和外检均十分关注的检疫性线虫,一旦传入和定殖扩散,根除十分困难。建议尽快建立马铃薯金线虫疫情监测体系,加强马铃薯种薯的检疫监督管理,增加马铃薯金线虫防控技术的研发投入、研发检测和防控技术,为我国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资源与环境科学
正红菇菇位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网络结构分析
王英浩, 满家银, 张桃香, 练春兰
2022, 37(4): 529-53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14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正红菇菇位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探究其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种间互作关系,为后续筛选促进正红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分化的菌根促生菌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LB和ISP2两种培养基通过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对正红菇菇位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使用R语言中的Bipartite包分析可培养细菌属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  6份正红菇菇位土壤中共分离出128株细菌,隶属于3门16属34个OTUs,丰度最高的3个属分别是芽孢杆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和链霉菌属。属水平-采样品网络分析表明,可培养细菌分布具有随机的嵌套性。Bacillus属和Burkholderia属在细菌群落中存在较多的有效合作值(Effective partners)和亲密度(Closeness),被其他细菌所依赖程度(Species Strength)较高,是该群落中的重要组成类群。  结论  正红菇菇位土壤中具有丰富的细菌资源,细菌的群落组成和网络结构相结合分析可以更清晰阐明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巨菌草叶片形态特征及其估算模型构建
卜建超, 周童晖, 林占熺, 白妮妮, 夏婕, 林辉, 林冬梅, 刘凤山
2022, 37(4): 538-54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15
摘要:
  目的  叶片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但巨菌草叶片的形态特征尚缺乏基础的数据支撑。利用巨菌草叶片相关指标构建叶面积和叶鲜重模型可为巨菌草形态特征研究提供便捷方法。  方法  采集巨菌草叶片长度、宽度、叶面积和叶鲜重等信息,对巨菌草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鲜重、叶面积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宽积、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长2、叶宽2等7个指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二次三项式模型对叶面积和叶鲜重进行模型的构建。  结果  巨菌草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鲜重、叶面积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好,指标间相关性系数在0.74~0.91。最适宜巨菌草叶面积的估算模型为:yA=0.72xPR2=0.99,yA代表叶面积,xP代表叶片长宽积),叶片鲜重最优估算模型为:yF=0.02xPR2=0.96,其中yF代表叶鲜重,xP代表叶片长宽积)。验证结果表明,实测叶面积与估测叶面积线性回归拟合较好R2均为0.99,叶面积和叶鲜重的RMSE分别为18.67 cm2、0.67 g。  结论  本研究得出了巨菌草叶面积和叶鲜重的最优模型,对于菌草研究基础数据的扩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综述
植物氮素吸收、转运和同化的分子机制
段永康, 杨海燕, 吴文龙, 李维林
2022, 37(4): 547-55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4.016
摘要:
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外施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氮肥的滥用会导致水土污染、臭氧层破坏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提高氮素利用率,植物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吸收、转运和同化氮素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了植物对NO3-N、NH4+-N和有机态氮的分子调控机制,并阐明了转录因子和miRNA在氮素响应中的作用,旨在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力以及培育新品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