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梁康迳

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梁康迳. 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7): 664-66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7.009
引用本文: 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梁康迳. 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7): 664-66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7.009
CHOU Xiu-li, WANG Hong-fei, WANG Nai-yuan, LIANG Kang-jing. Analysis on Yield Components of Series CMS-F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Derived from Restorer Line Jinhui 3[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28(7): 664-66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7.009
Citation: CHOU Xiu-li, WANG Hong-fei, WANG Nai-yuan, LIANG Kang-jing. Analysis on Yield Components of Series CMS-F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Derived from Restorer Line Jinhui 3[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28(7): 664-66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7.009

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7.009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项目 (2007AA10Z18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 (F2007AA10Z181)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 (2008NZ020001)

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 (2006N000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J006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仇秀丽 (1982-), 女, 硕士, 研究实习员, 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 (E-mail:xiuliqq82@126.com);王乃元 (1952-), 男, 研究员, 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 (E-mail:wangny@sina.com);梁康迳 (1954-), 男, 研究员, 研究方向: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与遗传生态学 (E-mail:liangkj_2005@126.com)

  • 中图分类号: S511

Analysis on Yield Components of Series CMS-F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Derived from Restorer Line Jinhui 3

  • 摘要: 为了解金恢3号配组杂交稻的增产潜力, 选用7个CMS-FA胞质不育系配制成的7个CMS-FA胞质杂交稻组合及对照汕优63为材料, 分析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及各构成因素在产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水平平均达7 877.8kg·hm-2, 多数组合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相关不显著;每穗粒数对产量形成起正向直接作用最大, 而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对产量起较大的负向直接作用;利用金恢3号测配组合时, 以选择具有一定有效穗数, 千粒重不宜过大的不育系为宜。
  • [1] 王乃元.野生稻 (O rufipogon) 新胞质改良不育系稻米品质的研究[J].作物学报, 2006, 32 (2) :253-259.
    [2] 王乃元.野生稻 (O rufipogon) 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研究[J].作物学报, 2006, 32 (12) :1884-1891.
    [3] 王乃元.新质源 (CMS-FA) 杂交稻育种技术探索与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 11 (S2) :7-12.
    [4] 王洪飞, 王乃元, 李毓, 等.新质源 (CMS-FA) 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2) :230-239.
    [5] 黄达彪, 陈美容, 周卫营, 等.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 26 (2) :206-210, 2011.
    [6] 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等.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2 (2) :113-118.
    [7] 刘建丰, 袁隆平.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8 (6) :453-456.
    [8] 黄育民, 陈启锋, 李义珍.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过程库源特征的变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7 (3) :271-278.
    [9] 刘建丰, 康春林, 伏军.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产量因素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23 (5) :406-40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8
  • HTML全文浏览量:  46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6-14
  • 刊出日期:  2013-07-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