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icacy of Fungicid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gular Leaf Spot on Tripterygium wilfordii Infected by Pseudocercospra elaeodendri
-
摘要: 用8种真菌杀菌剂防治雷公藤角斑病, 室内孢子毒力试验表明:孢子萌发抑制效果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最好, EC50=0.49mg·L-1, EC=0.78mg·L-1, 其次是25%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浓度70mg·L-1嘧霉胺及100mg·L-1的异菌脲、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小于10%。通过聚集度指标法的测定、Iwao的回归分析法和Taylor的幂法则对雷公藤角斑病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雷公藤角斑病病株在林间为均匀分布。Abstract: Efficacy of 8fungicides was examined in vitro on the germination of Pseudocercospra elaeodendri.The best effect of the fungicides was the 75% mass fraction chlorothalonil WP with EC50=0.49mg·L-2, EC=0.78mg·L-2, followed by the 25% mass fraction procymidone thiram WP, and then, the 80% mass fraction mancozeb WP.Spore germination inhibition rates of<10% were found for pyrimethanil (70 mg·L-2) , iprodione (100mg·L-1) , thiophanate-metlyl (100mg·L-1) and tradimefon (100mg·L-1) after 7hincubation.Based on the aggregation indices, Iwao′s regression and Taylor′s power law,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ngular leaf spot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was found to be uniform in the area′s forests.
-
红曲黄酒为福建地区特有的传统黄酒,其酿造用红曲米品质特性的不同,造就了黄酒在其风味构成上各有独到之处[1]。黄酒品质的评价方法有传统的感官评价,以及对酒中风味物质定性及定量分析的现代仪器技术手段[2]。
食品感官评定常基于品评员个人主观感受,而现有风味检测技术并不足以代替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并表达出个人喜好。模糊综合评价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定性检测、感官多指标综合分析,已见运用于调味品[3]、饮料[4]、肉制品[5]等食品感官品质分析中,在黄酒感官评价上有一定的适用性[6]。本研究利用模糊数学结合统计学的方法对红曲黄酒的品质进行了感官评价分析,规避了人为评定的偏颇性,为建立科学可行的红曲黄酒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曲米样品
收集红曲米样品32份,分别为福建省各地市29份、浙江省1份及广东省2份,样品基本信息见表 1,样品用无菌袋独立包装,当天运回实验室,低温保藏备用。
表 1 红曲米样品信息Table 1. Information on rice used for brewing Hongqu rice wine序号 样品号 产地 表观形态 1 SK1 福州市永泰镇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白灰色,质地较粉,少量孢子 2 YX1 三明市尤溪县 外表赤红夹杂,断面粉色,质地较硬,灰色孢子 3 YX2 三明市尤溪县 外表青褐夹杂,断面同色,质地较硬,灰色孢子 4 CK1 泉州市安溪县 外表青褐色,断面灰白,黑色孢子 5 CK2 泉州市安溪县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粉色,无孢子 6 LJ1 泉州市安溪县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粉色,质地较硬 7 LJ2 泉州市安溪县 外表青红夹杂,断面粉色或灰色,质地较硬,少量孢子 8 LJ3 泉州市安溪县 外表青灰色,断面同色,质地粉性,较多孢子 9 YD1 泉州市永春县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粉色,黑灰色孢子 10 YD3 泉州市永春县 外表青灰色,断面灰白,灰色孢子 11 JS1 龙岩市大田县 外表青褐色,断面粉色,质地较粉,黑色孢子 12 JS2 龙岩市大田县 外表青褐色,断面粉色,质地较粉,黑色孢子 13 XQ1 龙岩市漳平市 外表赤红夹杂,断面粉色,质地较硬,少量孢子 14 HT1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赤红夹杂,断面粉色,质地较硬 15 HT2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赤红夹杂,断面粉色或白色,质地较硬 16 SH1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赤红色,断面粉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17 SH3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粉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18 SH4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青褐色,断面灰色,质地粉性,大量孢子 19 SH5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鲜红色,断面粉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20 PH4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赤红色,断面赤红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21 PH5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赤红色,断面赤红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22 PH6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鲜红色,断面粉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23 PH7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青褐色,断面灰色,质地粉性,大量孢子 24 PH8 宁德市古田县 外表鲜红色,断面粉色或白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25 JO1 南平市建瓯市 外表酒红色,断面粉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26 YS2 南平市建瓯市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粉色,质地较硬,少量孢子 27 XQ2 南平市建瓯市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粉色,质地较粉,灰黑色孢子 28 ZD1 南平市建阳区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粉色或白灰色,质地较硬,少量灰色孢子 29 SX1 南平市松溪县 外表红褐夹杂,断面白色或红色,质地较脆,灰色孢子 30 ZJ1 浙江省兰溪市 外表赤红色,断面赤红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31 MZ1 广东省梅州市 外表红褐色,断面红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32 MZ2 广东省梅州市 外表鲜红色,断面赤红色,质地较硬,无孢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试剂均为国产AR级;研磨仪,德国IKA;恒温水浴锅DK-S28型,上海精宏;pH计,奥立龙868型;自动凯氏定氮仪K9840,济南海能。
1.3 红曲基酒制备方法
取纯净水浸泡糯米10 h后上锅蒸煮1 h,摊凉米饭。取5 kg装陶缸蒸汽杀菌,冷却后加入2.0 kg纯净水,分别加入表 1中红曲米样品100.0 g,浸泡10 h,后加入糯米饭2.0 kg,搅拌混匀,后置于(20±2)℃下至发酵结束,发酵第一周每日早晚各搅拌一次,发酵时间为25~30 d。发酵结束后将压榨得到的酒液于80℃蒸煮灭菌30 min,得到基酒于20℃陈酿。取样检测各基酒的酒精度、总糖、总酸、pH值、非糖固形物、多酚等理化指标,陈酿10个月后进行感官模糊综合评判。
1.4 评价方法
1.4.1 品评小组的建立
选择敏感度和辨别力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并具有较高感官语言描述能力的品评员13人构成品评小组。
1.4.2 模糊综合评判
从外观、香气、口味、风格建立红曲黄酒的四因素域U=﹛外观色泽U1,香气U2,口味U3,风格U4﹜,各评价指标的模糊权向量A={0.10,0.25,0.50,0.15﹜,根据黄酒国标[7]设定品评标准见表 2,建立评价域V={优V1,优良V2,合格V3,不合格V4,劣质V5},考察32种红曲黄酒产品品质优劣,选用M(-,+)算子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每个样品构成一个普通集合(论域):F={F1,F2,…,F32﹜,Fi﹛i=1,2,…,32﹜表示i种红曲黄酒,根据隶属度采用秩加权平均原则进行感官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分析。
表 2 黄酒感官品评标准Table 2. Criteria for sensory evaluation on Hongqu rice wines项目及权重 描述 等级 级品评标准 外观U1(0.10) 橙红色至黄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有微量聚集物 优V1 清亮透明、有光泽,无悬浮物 优良V2 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 合格V3 澄清,轻度雾浊 不合格V4 代表性丢失或呈现轻度的云浊 劣质V5 有明显的云浊 香气U2(0.25) 具有红曲黄酒特有醇香和酯香,纯正、和谐、无异香 优V1 醇香和酯香浓郁纯正、和谐 优良V2 具有黄酒特有醇香,香气纯正、和谐 合格V3 香气明显但不典型 不合格V4 香气不纯正,或带有霉气和酸气 劣质V5 香气缺乏,或有明显不愉快气味 口味U3(0.50) 醇和无异味,干型黄酒爽口、半干型黄酒醇厚柔和、半甜型黄酒鲜甜爽口。 优V1 醇和柔顺,酒体丰满,回味绵长 优良V2 口味纯正 合格V3 干净,无杂味 不合格V4 酒味淡寡,或有醋味 劣质V5 有其他不协调的味道 风格U4(0.15) 酒体协调,具有酿酒红曲品种及产品类型应有的特征和风格。 优V1 具有酿酒红曲品种及产品类型的典型性,独具一格,各组分协调,结构丰满,愉悦感强 优良V2 具有产品类型的典型性,风味协调,有愉悦感 合格V3 典型性不明显,略有余味,一般愉悦感 不合格V4 缺乏个性,风味欠协调,不愉悦 劣质V5 偏离产品类型个性,强烈的不愉悦感 1.5 检测方法
1.5.1 酒精度、总糖、总酸、pH值、非糖固形物
按照GBT 13662-2008黄酒的方法进行。
1.5.2 总酚
Foline-phenol法[8],以没食子酸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
1.5.3 色价与色调
将样品于6 000 r·min-1下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红色价及黄色价分别检测吸光度OD505及OD380,色调即两者的比值。
1.6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糊评判结果
由13位感官评价员对32种红曲黄酒的外观、香气、口味、风格进行逐一评价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模糊权向量对32份样本分别建立模糊评判集。以YX1样品为例,外观、香气、口味、风格评价结果分别为:R外观={0.15,0.62,0.23,0.00,0.00};R香气= {0.00,0.62,0.31,0.08,0.00};R口味={0.08,0.15,0.38,0.31,0.08};R风格={0.08,0.15,0.46,0.23,0.08}。将4个评价结果写成矩阵形式,即为:
RYX1={0.150.620.230.000.000.000.620.310.080.000.000.460.460.080.000.000.150.850.000.00}。 用矩阵乘法计算样品对各类因素的综合评价集B=A·R,如
BYX1=A·RYX1=(0.10,0.25,0.50,0.15)×{0.150.620.230.000.000.000.620.310.080.000.000.460.460.080.000.000.150.850.000.00}=(0.02,0.47,0.46,0.06,0.00),同理,可得到各种样品的模糊评判集,列于表 3。
表 3 模糊评判集Table 3.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setBj评判结果集 Bj评判结果集 BYX1=(0.02 0.47 0.46 0.06 0.00) BSH3=(0.00 0.23 0.55 0.22 0.00) BYX2=(0.01 0.27 0.65 0.08 0.00) BSH4=(0.01 0.14 0.46 0.34 0.05) BCK1=(0.03 0.27 0.57 0.13 0.00) BZJ1=(0.03 0.25 0.54 0.15 0.04) BCK2=(0.11 0.18 0.38 0.28 0.05) BJO1=(0.02 0.20 0.55 0.19 0.04) BLJ1=(0.05 0.34 0.33 0.22 0.05) BSH5=(0.02 0.24 0.57 0.13 0.04) BLJ2=(0.08 0.43 0.45 0.03 0.00) BPH4=(0.06 0.50 0.40 0.04 0.00) BLJ3=(0.03 0.26 0.57 0.13 0.00) BPH5=(0.05 0.11 0.62 0.22 0.00) BYD1=(0.02 0.18 0.43 0.31 0.06) BPH6=(0.11 0.37 0.52 0.00 0.00) BYD3=(0.12 0.28 0.50 0.11 0.00) BPH7=(0.08 0.47 0.41 0.05 0.00) BSK1=(0.04 0.37 0.56 0.04 0.00) BPH8=(0.09 0.32 0.34 0.25 0.00) BHT1=(0.05 0.23 0.55 0.17 0.00) BMZ1=(0.12 0.33 0.40 0.15 0.00) BHT2=(0.01 0.13 0.40 0.35 0.11) BMZ2=(0.00 0.38 0.38 0.23 0.00) BXQ1=(0.08 0.50 0.41 0.01 0.00) BYS2=(0.06 0.42 0.22 0.30 0.00) BJS1=(0.13 0.33 0.55 0.00 0.00) BXQ2=(0.12 0.42 0.44 0.02 0.00) BJS2=(0.07 0.14 0.65 0.15 0.00) BZD1=(0.08 0.16 0.42 0.26 0.07) BSH1=(0.11 0.28 0.52 0.10 0.00) BSX1=(0.08 0.30 0.46 0.17 0.00) 2.2 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采用轶加权法、总分法对表 4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感官评价的特殊性,设评价轶={优(91~100),优良(71~90),合格(61~70),不合格(41~60),劣质(0~40)},将表 4中综合评价结果的各个量分别乘以对应分值(优、优良、合格、不合格、劣质依次赋予分值=95、80、65、50、20)并进行加和,得到每个样品的综合评分及排序Fi见表 4,在32个酒样里,达到感官评价达到优良的有12个,合格的有18个,不合格的2个;得分排名居前5名的样品号依次是:XQ1、XQ2、PH6、PH4、JS1;居末5名为JO1、ZD1、YD1、SH4、HT2。
表 4 感官综合评价结果Table 4.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 on Hongqu rice wines样品号 综合评分 序号(Fi) 样品号 综合评分 序号(Fi) XQ1 74.87 F13 LJ3 67.94 F8 XQ2 74.63 F27 CK1 67.77 F4 PH6 73.83 F22 HT1 67.31 F14 PH4 73.77 F20 MZ2 67.31 F32 JS1 73.71 F11 JS2 66.90 F12 PH7 73.65 F23 LJ1 66.21 F6 LJ2 73.60 F7 ZJ1 65.52 F30 YX1 71.63 F2 SH5 65.29 F19 MZ1 71.35 F31 SH3 65.23 F17 YD3 71.12 F10 PH5 64.94 F21 SK1 71.06 F1 CK2 64.54 F5 SH1 71.06 F16 JO1 63.90 F25 SX1 69.21 F29 ZD1 62.92 F28 PH8 68.92 F24 YD1 60.67 F9 YS2 68.58 F26 SH4 59.92 F18 YX2 68.12 F3 HT2 57.10 F15 2.3 基酒理化品质分析
感官评价前5名和后5名基酒的理化指标分别见表 5和表 6。根据优级干型黄酒的相关标准[9],32份基酒的总糖为1.4~3.9 g·L-1、非糖固形物为22.58~35.46 g·L-1,均达要求;酚类物质是构成酒体风味的重要骨架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各样品总酚含量为462.50~901.36 mg·L-1,刘月[10]认为AAA级优质黄酒的总酚≥400 mg·L-1,因此总酚是红曲黄酒的特征成分之一。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基酒变异系数CV最大的都是总酸,说明各样品总酸差异性较大;除XQ1,感官评价前5的总酸仅为6.20~8.18 g·L-1,而感官评价后5的样品中,除YD1,其他样品总酸为11.34~15.78 g·L-1,由此可见,总酸是影响口感的重要因素。由于本试验样品是新酿黄酒基酒,总酸指标略高,口感偏酸,因此综合感官评分值总体偏低。
表 5 感官评价前5名基酒理化指标Table 5.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5 top-rated Hongqu rice wines样品 酒精度/% 总酸/(g·L-1) pH值 总糖/(g·L-1) 非糖可固/(g·L-1) 总酚/(mg·L-1) 感官 XQ1 15.10 10.76 4.06 3.28 31.58 901.36 74.87 XQ2 16.30 6.20 4.14 2.36 27.15 782.73 74.63 PH6 16.10 8.18 4.05 3.90 22.58 700.99 73.83 PH4 16.15 7.63 4.07 2.76 23.68 689.28 73.77 JS1 16.45 8.23 4.53 2.84 33.66 875.63 73.71 极小值 15.10 6.20 4.05 2.36 22.58 689.28 73.71 极大值 16.45 10.76 4.53 3.90 33.66 901.36 74.87 均值 16.02 8.20 4.17 3.03 27.73 790.00 74.16 标准差 0.53 1.65 0.20 0.59 4.83 97.28 0.55 CV 3.32 20.11 4.90 19.38 17.41 12.31 0.73 表 6 感官评价后5名基酒理化指标Table 6.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5 bottom-rated Hongqu rice wines样品 酒精度/% 总酸/(g·L-1) pH值 总糖/(g·L-1) 非糖可固/(g·L-1) 总酚/(mg·L-1) 感官 JO1 14.40 15.20 3.65 2.80 26.56 785.92 63.90 ZD1 15.45 11.34 3.79 2.50 31.13 762.56 62.92 YD1 15.60 5.18 4.59 2.78 29.09 844.02 60.67 SH4 14.90 15.78 3.73 2.88 32.79 760.13 59.92 HT2 15.80 9.24 3.98 2.86 30.71 717.35 57.10 极小值 14.40 5.18 3.65 2.50 26.56 717.35 57.10 极大值 15.80 15.78 4.59 2.88 32.79 844.02 63.90 均值 15.23 11.35 3.95 2.76 30.06 774.00 60.90 标准差 0.57 4.39 0.38 0.15 2.36 46.31 2.67 CV 3.75 38.66 9.60 5.54 7.84 5.98 4.39 3. 讨论
黄酒的感官评价取决于品评员对酒体的色泽、香气、滋味、风格特征的感受,因此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结果较模糊,难以体现数据的客观性。近年来,有黄酒的感官评判研究开始结合新的仪器技术,如电子舌技术,其常用于黄酒酒龄、产地、品种真假的判定[11],对黄酒进行的分类虽然比较直观,但不能反映出不同黄酒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仍然需要结合感观评价和理化指标检测来分析[9]。又如气相色谱[12]、高效液相色谱[13]、质谱[14]、近红外光谱[15]等技术,其对黄酒的成分组成分析上具有优势,但对色、气、味、体的综合感官指标的评定上有不足[16]。本研究虽然沿用了传统的黄酒评判标准,但结合模糊数学统计方法,提高了数据的可信度。
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总酸的变异系数均是感官前5名和后5名基酒中最大,是影响感官的重要指标。样品XQ1感官评价最高,虽然总酸为10.76 g·L-1,但pH值仅为4.06,说明酸度虽高但并不刺激,加上其总糖和非糖固形物略高,且总酚高达901.36 mg·L-1,因此酒体厚重,口感平衡协调。YD1的总酸虽然仅为5.18 g·L-1,但其感官评价仅为60.67,可能与其酒体较为浑浊而大大影响了外观因素的得分有关。直接影响感官的因素复杂多样,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外观、香气、口味、风格四因素建立的红曲黄酒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32份基酒获得了准确性较高的评价结果,有效地验证了红曲黄酒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克服了简单评分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对于指导红曲黄酒优质生产提供科学的方法。
-
周光伟, 沈权, 金若珏, 等.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 (8) :1034-1035. 李雪芹, 高明, 黄斐斐.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8) :178-179. 杜华蓉, 张照明.窄谱UVB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 2012, 24 (8) :1601-1602. 周小慧, 王平, 陈延伟, 等.雷公藤提取液对卫矛尺蠖取食和生长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04, (2) :43-45. 李键, 陈灿, 林晗, 等.人工栽培雷公藤醇提取物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 28 (5) :31-34. 李键, 陈灿, 洪滔, 等.人工栽培雷公藤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9 (5) :457-560. 李键, 洪伟, 吴承祯, 等.雷公藤水浸提液对杉木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8, 28 (2) :121-124. 陈红梅.雷公藤角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8, 28 (3) :240-246. 谢婉凤, 郭文硕, 陈玉森, 等.雷公藤角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入途径观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0 (1) :13-18. 谢婉凤, 郭文硕, 冯丽贞, 等.福木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elaeodendri的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 30 (4) :293-296. 郑俊仙, 梁光红, 郑郁善.雷公藤叶部病虫害的发生现状、成因及对策[J].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 8 (1) :31-36. 黄秀萍, 郭文硕, 陈全助, 等.雷公藤角斑病菌产毒条件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2, 32 (4) :350-354. 黄秀萍, 郭文硕, 冯丽贞, 等.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2 (1) :47-50. 江建国, 陈京元, 蔡三三, 等.10种杀菌剂对大叶黄杨坏损尾孢菌的毒力测定[J].中国森林病虫, 2008, 27 (2) :36-38. -
期刊类型引用(1)
1. 马宁原,马博文,姚凌云,宋诗清,王化田,孙敏,侯飞娜,冯涛. 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优化黄桃酒发酵工艺. 中国酿造. 2021(10): 225-23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3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