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SVG/jax.js
  •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不同调理剂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陈秋金

陈秋金. 不同调理剂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10): 1015-10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0.016
引用本文: 陈秋金. 不同调理剂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10): 1015-10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0.016
CHEN Qiu-jin. Effect of Soil Conditioners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Tea[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 29(10): 1015-10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0.016
Citation: CHEN Qiu-jin. Effect of Soil Conditioners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Tea[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 29(10): 1015-10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4.10.016

不同调理剂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秋金 (1978-) , 男, 农艺师, 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研究推广 (E-mail:273544989@qq.com)

  • 中图分类号: S571.1

Effect of Soil Conditioners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Tea

  • 摘要: 为调节茶园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通过近3a的田间小区试验, 在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基础上, 研究添施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 (腐植酸和风化煤) 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施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可降低土壤容重7.22%15.44%, 提高土壤孔隙度8.24%18.62%, pH2.97%18.61%、有机质8.86%27.22%、全氮9.80%45.10%、全磷6.12%40.82%、全钾4.52%40.16%、碱解氮8.81%45.75%、速效磷0.62%67.55%和速效钾5.56%36.09%;并增加茶青产量3.19%14.24%, 提高茶叶的茶多酚5.21%10.73%。其中, 以化肥+腐植酸+风化煤处理对提高茶叶产量、茶多酚以及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效果最佳;以化肥+腐植酸处理对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效果最佳;而化肥+风化煤处理对提高土壤pH值的效果最佳。
    Abstract: To modif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 and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e tea, a field trial on two soil conditioners (i.e., humic acid and weathered coal) was conducted.The conditioners were added to the soil at a tea plantation with a balanced use of nitrogenous,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for the previous 3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eight/volume of the soil was reduced by 7.22%-15.44%;the porosity, pH,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total potassium,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f the soil increased by 8.24%-18.62%, 2.97%-18.61%, 8.86%-27.22%, 9.80%-45.10%, 6.12%-40.82%, 4.52%-40.16%, 8.81%-45.75%, 0.62%-67.55% and5.56%-36.09%, respectively;and, the yield and polyphenol content of the tea increased by 3.19%-14.24%and5.21%-10.73%, respectively.Specific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 chemical fertilizer+humic acid+weathered coal"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yield and polyphenols of the tea and the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soil.The application of the " chemical fertilizer+humic acid" appeared to be most significant in bringing about the decrease on the volume-weight and increases on the porosity,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total potassium,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f the soil.And, the treatment with the "chemical fertilizer+weathered coal" was most effective in raising the pH of the soil.
  • 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地处亚热带,地势三面环山,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湖北省农业生产受到耕地细碎化、洪涝干旱频发、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农田水利、农村电力、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在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在湖北省整个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在全国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和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2004年以来, 中央政府不断强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下,湖北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底,湖北省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4.15万km,比上年增长5.7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35.96万km2,比2014年增长1.45%;农村用电量达到149.10亿kW·h,比2014年增长4.83%。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公共物品投资,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值得研究。

    现阶段,关于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研究尚未得出一致意见。Barro[1]运用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证实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外部溢出效应。但Hulten等[2]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分析,发现基础设施并不表现出正外部性。高雪萍等[3]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刘生龙等[4]研究发现了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但能源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李宗璋等[5]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差别,其中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马淑琴等[6]研究发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吴清华等[7]发现灌溉设施、等级公路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等外公路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鉴于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外部性的相关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别,且多集中于全国范围进行研究,基于某一省域范围内研究不同农业基础设施溢出效应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研究湖北省农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并探讨灌溉、公路、电力三大农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自Fare等将DEA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理论框架相结合得到扩展的DEA-Malmquist模型,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8-12]。本文选取湖北省16个市(州)作为决策单元进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其中,由于神农架林区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比例不超过0.1%,为减少误差,不将其纳入测算范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统计口径一致性等问题,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农业产出变量,并将各市(州)不同年份的总产值以1994年的不变价格进行缩减,剔除物价指数的影响。农业生产投入指标包括5个方面:(1)以各市(州)农村劳动力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作为人力资本投入;(2)以按照折纯量计算的化肥施用量作为各市(州)每年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投入;(3)以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机械动力投入,因2013年未详细统计各市(州)农业机械总动力,本文以相邻两年各市(州)农业机械总动力算数平均数补齐;(4)在土地要素投入中,因季节性耕种或复种等原因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作为土地投入可能更为恰当,但由于历年《湖北统计年鉴》、《湖北农村统计年鉴》均未统计各市(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所以本文将以耕地面积作为其替代指标;(5)以各年份有效灌溉面积作为农田灌溉投入。本文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数据主要来源于1995-2016年《湖北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农业投入、产出变量如表 1所示。

    表  1  变量的统计描述
    Table  1.  Statistical descriptions on variables
    变量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9.65 689.69 143.66 130.53
    从业人员/万人 7.81 236.58 69.67 45.18
    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万t 36.35 610.60 205.83 121.28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 20.15 626.52 146.28 118.69
    耕地面积/km 2 1000.55 74000.33 18000.26 13000.33
    有效灌溉面积/km 2 23000.66 458000.42 135000.22 96000.93
    注:样本数均为35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列示了湖北省1994-201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 其中,将1994年作为基期,相关指数均指定为1。根据表 2可知,1994-2015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7.7%,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9.2%,农业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为-1.4%,这意味着近些年来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生产前沿面的向外扩张,而非决策单元向生产前沿面的逐步靠近。对于湖北省农业生产而言,相关农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地推动效应,但在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改进并不理想,甚至处于倒退状态。

    表  2  1994-2015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环比指数
    Table  2.  Indices of agricultural TFP in Hubei, 1994-2015
    年份 综合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1994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95 0.933 1.256 0.933 0.999 1.171
    1996 1.063 1.085 1.055 1.007 1.153
    1997 0.994 1.070 1.000 0.994 1.064
    1998 1.015 1.076 1.011 1.003 1.091
    1999 0.988 0.924 0.996 0.992 0.913
    2000 0.949 0.948 1.000 0.948 0.899
    2001 0.999 0.928 0.953 1.048 0.927
    2002 0.980 1.220 1.001 0.979 1.196
    2003 1.035 0.953 1.032 1.002 0.986
    2004 1.000 1.149 1.005 0.995 1.149
    2005 0.970 1.049 0.994 0.976 1.018
    2006 0.988 1.042 0.994 0.994 1.030
    2007 0.989 1.024 1.000 0.988 1.012
    2008 1.005 1.185 0.985 1.020 1.191
    2009 1.012 1.224 1.004 1.008 1.239
    2010 0.999 1.023 1.006 0.993 1.022
    2011 0.998 1.165 0.997 1.001 1.163
    2012 0.990 1.152 0.984 1.006 1.141
    2013 0.947 1.194 0.972 0.975 1.131
    2014 0.896 1.227 0.978 0.917 1.100
    2015 0.973 1.151 0.985 0.988 1.120
    平均值 0.986 1.092 0.994 0.992 1.07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属于环比指数,反映的仅是短期的动态波动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1994年而言的长期变动趋势,本文以1994年为基期,文章将环比指数相乘得出各年份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累积指数。计算结果如表 3所示。

    表  3  1994-2015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指数
    Table  3.  Cumulative indices of agricultural TFP in Hubei, 1994-2015
    年份 综合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1994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95 0.933 1.256 0.933 0.999 1.171
    1996 0.992 1.363 0.984 1.006 1.350
    1997 0.986 1.458 0.984 1.000 1.437
    1998 1.001 1.569 0.995 1.003 1.567
    1999 0.989 1.450 0.991 0.995 1.431
    2000 0.938 1.374 0.991 0.943 1.286
    2001 0.937 1.275 0.945 0.988 1.193
    2002 0.919 1.556 0.946 0.968 1.426
    2003 0.951 1.483 0.976 0.970 1.406
    2004 0.951 1.704 0.981 0.965 1.616
    2005 0.922 1.787 0.975 0.942 1.645
    2006 0.911 1.862 0.969 0.936 1.694
    2007 0.901 1.907 0.969 0.925 1.715
    2008 0.906 2.260 0.954 0.943 2.042
    2009 0.916 2.766 0.958 0.951 2.530
    2010 0.916 2.830 0.964 0.944 2.586
    2011 0.914 3.297 0.961 0.945 3.007
    2012 0.905 3.798 0.946 0.951 3.431
    2013 0.857 4.534 0.919 0.927 3.881
    2014 0.768 5.564 0.899 0.850 4.269
    2015 0.747 6.404 0.886 0.840 4.78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可知,1994-2015年湖北省技术进步累积指数变动趋势与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指数走势相同,在1994-2004年,湖北省技术进步累积指数走势与相同期间农业全要素累积指数走势几乎重合,随后技术进步累积指数增长趋势居于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指数之上,可以推断出在此期间湖北省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很大进步,产生了显著的增长效应。然而,湖北省综合技术效率累积指数在大多数年份里一直处于恶化状态,到2015年底综合技术效率累积指数仅为0.747,说明现阶段湖北省农业生产效率有待改善。

    现阶段有关农业基础设施的资本存量主要是由各级政府进行的公共资本投资,但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私人投资在相关基础设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且基础设施在投入使用后还需要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才能持续发挥其功能,但有关基础设施的私人投资及后期维护管理支出的统计数据在现有资料中是缺失的。因此,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对各项基础设施的综合反映状况,本文选取有效灌溉面积(单位:km2)、农村公路里程(单位:km)和农村用电量(单位:亿kW·h)实物量指标来衡量湖北省农田灌溉投资(Irrigation)、农村公路投资(Road)和农村电力投资(Power),以克服采用资本存量或各年度投资总额的测算误差。根据我国对公路等级的划分标准,本文将以湖北省公路总里程中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四个级别的公路里程总和作为湖北省农村公路的替代指标。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按照技术标准划分其主要构成包括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其次二级公路主要是连接县与县间的交通,因此采用此标准作为替代指标是合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采用表 3中列示的以1994年为基期的环比指数相乘得到累积指数作为其衡量指标。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公路里程和农村用电量实物量指标数据主要来自1995-2016年《湖北统计年鉴》。

    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能够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但并不改变原始数据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并且能够将其趋势线性化。在此,采用lnTFP、lnIrrigation、lnRoad、lnPower分别表示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公路里程和农村用电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之后的数值。

    运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是以平稳序列为基础的,以非平稳序列直接进行分析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本文以湖北省1994-2015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其间隔时间较长,可能表现出非平稳性特征,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时间序列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 4所示。

    表  4  时间序列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的平稳性检验
    Table  4.  Stationarity tests of time series on lnTFP, lnIrrigation, lnRoad and lnPower
    时间序列 ADF统计量 P 结论
    lnTFP 0.8441 0.9923 非平稳
    lnIrrigation -1.2268 0.6414 非平稳
    lnRoad -0.5933 0.8523 非平稳
    lnPower 0.0182 0.9503 非平稳
    D(lnTFP) -3.4811** 0.0199 平稳
    D(lnIrrigation) -5.7759*** 0.0002 平稳
    D(lnRoad) -4.9426*** 0.0009 平稳
    D(lnPower) -3.4843** 0.0197 平稳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 5~8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5  Grange检验过程
    Table  5.  Grange inspection process
    滞后期 原假设 F P 结果
    2期 lnIrrigation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0.286** 0.0437 拒绝
    lnTFP不是lnIrrigation的Granger原因 1.495 0.2558 接受
    lnRoad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2.839* 0.0901 拒绝
    lnTFP不是lnRoad的Granger原因 1.120 0.3520 接受
    lnPowe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3.966** 0.0414 拒绝
    lnTFP不是lnPower的Granger原因 0.226 0.8002 接受
    3期 lnIrrigation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0.767*** 0.0044 拒绝
    lnTFP不是lnIrrigation的Granger原因 2.258 0.1340 接受
    lnRoad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2.408** 0.0179 拒绝
    lnTFP不是lnRoad的Granger原因 0.681 0.5803 接受
    lnPowe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3.062* 0.0693 拒绝
    lnTFP不是lnPower的Granger原因 0.114 0.9405 接受
    4期 lnIrrigation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0.452* 0.0690 拒绝
    lnTFP不是lnIrrigation的Granger原因 0.600 0.6719 接受
    lnRoad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1.858* 0.0822 拒绝
    lnTFP不是lnRoad的Granger原因 0.572 0.6898 接受
    lnPowe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1.760* 0.0609 拒绝
    lnTFP不是lnPower的Granger原因 0.113 0.9466 接受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6  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Table  6.  Co-integration test among lnTFP, lnIrrigation, lnRoad and lnPower
    原假设 特征根 迹统计量
    (P值)
    λ-max统计量
    (P值)
    不存在协整向量 0.7520 53.7009(0.0128**) 27.8839(0.0458**)
    至多存在1个协整向量 0.5670 25.8170(0.1343) 16.7387(0.1847)
    至多存在2个协整向量 0.3424 9.0783(0.3582) 8.3827(0.3411)
    至多存在3个协整向量 0.0342 0.6956(0.4043) 0.6856(0.404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7  长期均衡模型估计结果
    Table  7.  Estimation by long-term equilibrium model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7058** 2.8273 -2.3718 0.0306
    LNIRRIGATION 0.5271* 0.3699 1.4248 0.0734
    LNRODE 0.2808** 0.1297 2.1651 0.0458
    LNPOWER 0.5031*** 0.2533 5.9342 0.0000
    AR(1) 0.1787** 0.2813 0.6351 0.0343
    R-squared 0.9650 Mean dependent var 0.6711
    Log likelihood 23.0825 F-statistic 110.3267
    Durbin-Watson stat 1.859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8  短期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
    Table  8.  Estimation by short-term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0721 0.0432 1.6709 0.1186
    D(LNIRRIGATION) 0.2878** 0.4198 0.6851 0.0553
    D(LNRODE) 0.2071* 0.1475 1.4045 0.0836
    D(LNPOWER) 0.1603* 0.6239 0.2570 0.0812
    ECM(-1) -0.0313** 0.2499 -1.2539 0.0319
    R-squared 0.7097 Mean dependent var 0.0668
    Log likelihood 19.1303 F-statistic 0.8623
    Durbin-Watson stat 1.5765 Prob(F-statistic) 0.051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表 4所示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时间序列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均存在单位根,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但在对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取其一阶差分后形成的D(lnTFP)、D(lnIrrigation)、D(lnRoad)和D(lnPower)差分序列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且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时间序列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是一阶单整序列,均为Ⅰ(1)序列。

    根据表 5所示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滞后期分别是2、3、4期的情况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lnIrrigation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lnRoad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和“lnPowe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都被拒绝,但都接受了“lnTFP不是lnIrrigation的Granger原因”、“lnTFP不是lnRoad的Granger原因”和“lnTFP不是lnPower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说明lnTFP与lnIrrigation、lnRoad, 、lnPower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湖北省灌溉设施投资、农村公路投资和农村电力投资是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涉及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伪回归,在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时可能就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时间序列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已表明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4个变量的单整阶数相同,表明lnTFP与lnIrrigation、lnRoad、lnPower之间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可能存在某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即该4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根据表 6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r 4个变量之间有且仅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根据对时间序列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的平稳性检验、Grange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的检验结果,灌溉设施投资、农村公路投资、农村电力投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可以建立长期均衡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引入AR(1),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潜在自相关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如下所示:

    lnTFPt=a0+a1lnIrrigationt+a2lnRoadt+a3lnPowert+a4AR(1)+μt (1)

    模型估计结果如表 7所示。

    对长期均衡模型(1)的残差序列进行自相关LM检验,滞后一阶LM(1)统计量的P值为0.959 3,滞后两阶LM(2)统计量的P值为0.880 7,均没有拒绝原假设,说明长期均衡模型(1)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TFP、lnIrrigation、lnRoad和lnPower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这意味着长期均衡模型(1)的残差项应该是平稳的。对该长期均衡模型的残差项进行多变量ADF检验,其t统计量的值为-6.312 3,对应的P值为0.000 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这表明模型(1)的残差是平稳的。所以,1994-2015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指数的对数序列lnTFP与有效灌溉面积的对数序列lnIrrigation、农村公路的对数序列lnRoad、农村用电量的对数序列lnPower是协整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如模型(1)所示。

    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灌溉投资、公路投资和电力投资对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这也意味着灌溉、农村电力和农村公路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长期而言,湖北省灌溉投资增加1%,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增加0.5271%;公路投资增加1%,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增加0.280 8%;电力投资每增加1%,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增加0.503 1%。从长期来看,湖北省三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灌溉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农村电力投资,最后为农村公路投资。

    根据格兰杰表述定理,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灌溉投资、公路投资和电力投资是协整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短期内灌溉投资、公路投资和电力投资对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根据长期均衡模型(1)建立如下的误差修正模型:

    ΔlnTFPt=a0+a1ΔlnIrrigationt+a2ΔlnRoadt+a3ΔlnPowert+a4ECMt1+εt (2)

    其中,ECMt-1是长期均衡模型(1)的残差项。

    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表 8),模型总体在10%的水平下显著,自变量的系数也均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且其各自的系数符号分别于长期均衡模型(1)中的系数对应相同。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表明其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从其系数估计值(-0.031 3)来看,当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值之间的偏差有3.13%可以被修正。

    短期来看,灌溉、公路和电力投资对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都存在正向影响,湖北省灌溉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提高0.287 8个百分点;农村公路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提高0.207 1个百分点;电力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提高0.160 3个百分点。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出1994-2016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灌溉投资、农村公路和农村电力的溢出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 1994-2015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以7.7%的速度在增长,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9.2%,农业综合技术效率年均增长速度却为-1.4%。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处于增长状态,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动。

    (2) 从长期来看,湖北省灌溉投资、公路投资和电力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灌溉投资、公路投资和电力投每增加1%,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分别增长0.527 1%、0.280 8%和0.503 1%。

    (3) 短期而言,湖北省灌溉投资、公路投资和电力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都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当灌溉投资、公路投资和电力投每增加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分别增长0.287 8%、0.207 1%和0.160 3%。

    综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政府应强化投资和主导责任,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要明确灌溉、农村公路和农村电力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明确其事权和投入责任,加大对灌溉、电力和农村公路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政府应引领和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建立政府和社会主体的合作机制,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健全灌溉、公路和电力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

    (2) 充分发挥农民作为直接受益主体的作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农民是农业基础设施的直接受益者,对农田灌溉、农村公路和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需求迫切,政府应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农民及农村集体组织积极参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3) 完善建设与管护机制,促进农业基础设施长效运行。作为长期工程,农业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于保障其长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灌溉、农村公路和农村电力,各级政府应积极做好农村河塘清淤整理和“五小水利”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缮、农村公路的改扩建和养护机制、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等管理工作,以此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工程的长期效益。

  • 泉州市茶叶公司.农业部发布2013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情况[EB/OL]. http://www.fjcoop.com/html/1/8/49249

    _201412058_1.html.2014-01-20

    黄东风, 李卫华, 范平, 等.低碳经济与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5) :1110-1115.
    王校常.当前茶园肥培管理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贵州科学, 2008, 26 (2) :44-47.
    孙蓟锋, 王旭.土壤调理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1) :1-7.
    彭志对, 黄继川, 于俊红, 等.施用腐植酸肥料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22) :6-8.
    王日鑫, 李成学.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高玉芬, 孙丽蓉, 周莉娜, 等.黄腐酸土壤改良液体肥试验效果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 2011, (6) :100-103.

    CHEN Fu-sheng, CHEN Guang-sheng, ZENG De-hui, et al.Effects of peat and weathered coal on the growth of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eedlings on aeolian sandy soil[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2, 13 (4) :251-254.

    白玲, 陈世宝, 华珞, 等.腐植酸与Cd、Zn的络合特性研究[J].核农学报, 2000, 14 (1) :44-48.

    YAMAGUCHI T.Effect of peat-sapropel based ameliorant on green cabbage and wheat cultivation in the Egyptian Western Desert[J].Journal of Arid Land Studies, 1997, 7 (1) :35-45.

    YAMAGUCHI T.Prevention of desertification by utilizing natural humic resources found nearby the site[J].Journal of Arid Land Studies, 1999, 9 (1) :105-122.

    文雅, 李东旭.风化煤腐殖酸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33) :148-149.
    武瑞平, 李华, 曹鹏.风化煤施用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9) :1855-1861.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韩明东, 杨双, 段震宇.腐植酸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 2013, 3 (3) :5.
    王宏韬, 马献发, 张继舟.腐植酸在土壤与肥料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 2010, 1 (1) :59-62.
    赵洪亮, 邹德乙.腐植酸对风沙土的改良作用[J].腐植酸, 2008, (3) :45-46.
    邹德乙.腐植酸是土壤的优质改良剂[J].腐植酸, 2008, (2) :44-45.
    杨净云, 海建平, 赵丽君.不同新型水溶肥料对茶叶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J].园艺与种苗, 2012, (4) :56-59.
    陈学涛, 孔庆波, 张青, 等.腐植酸肥在铁观音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 2014, (4) :24-26.
  • 期刊类型引用(6)

    1. 李禹,段斌,杨代云,周艳宾,朱宏强,刘凯义,褚建忠,王戈,王娜,白羽祥,杜宇,代惠娟,周鹏. 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5(02): 81-87 . 百度学术
    2. 罗优,韩天华,蒋朝臣,和翌辉,张文先,和强,杨文奎,关芃,李佛琳,贺彪.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4(07): 68-71 . 百度学术
    3. 吴迪,李家逵,白继元,李江舟,李家瑞,徐高峰,申时才,陈华,何玉华,代快. 蚕豆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烟田氮流失控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11): 2367-2373 . 百度学术
    4. 陈卫,王东旭,徐军,董鸣豪,武云杰,姚鹏伟,沈铮. 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2(11): 1-4 . 百度学术
    5. 徐国忠,郑向丽,王俊宏,邓素芳,杨有泉,应朝阳. 生长素IAA诱导红萍结孢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1(06): 713-718 . 本站查看
    6. 王凯,孙星星,秦光蔚,李红阳,高波,蔡彦虹. 我国土壤改良修复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21(20): 40-4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6
  • HTML全文浏览量:  52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1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07-15
  • 刊出日期:  2014-10-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