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Viral Infections on Egg-laying Ducks in China
-
摘要: 为明确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病毒病,自2011年来以建立的(RT-)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蛋鸭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和鸭瘟病毒检测,结果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5.1%(212/843)、27.7%(298/1076)、9.3%(46/495)和1.3%(8/614),其中鸭坦布苏病毒病和禽流感是危害我国蛋鸭养殖业的主要疫病;经对549份后备未开产蛋鸭组织样品进行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检测发现其阳性率为40.8%,按年份统计以2015年的阳性感染率最高达70.5%。以上检测结果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鸭坦布苏病毒不仅严重危害我国开产蛋鸭群导致产蛋量急剧下降,还严重危害后备未开产蛋鸭群,表现迟开产、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持续走低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等多种产蛋异常现象,表明我国蛋鸭群存在严重的坦布苏病毒早期感染问题,应引起我国蛋鸭养殖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Abstract: Major viral infectious agents that caused reductions in egg-laying ducks were targeted for this study. A clinical sample collection on infected egg-laying ducks at different growing stages from a number of provinces in the nation, as well as an analysis on the samples using th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conducted from 2011 to 2015. The samples from the ducks that showed a reduction on egg-laying were positively contaminated with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IV) at a rate of 25.1% (212/843), with duck Tembusu virus (DTV) at a rate of 27.7% (298/1076), with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1 at a rate of 9.3% (46/495), and with duck enteritis virus at a rate of 1.3% (8/614). DTV infection in Sheldrake ducks at pre-egg-laying stage showed a positive rate of up to 40.8%, with a peak positive rate of 70.5% in 2015. Thus, DTV and AIV were seen as the crucial infectious agents that posted heavy threat to the duck farming in China. DTV is not only harmful in causing drastic reduction in egg production of mature ducks, but also in infecting the growing, pre-egg-laying ducks. Consequently, measures to curb and prevent wide spread of Tembusu viral disease was deemed an urgent task for the duck egg industry.
-
Keywords:
- egg-laying duck /
- growing-period laying duck /
- major viral infection /
- detection
-
我国为全球水禽生产大国,鸭年饲养量多达55亿只,约占世界鸭总量的75%,其中肉鸭饲养量约占70%,对我国禽肉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对鸭养殖、疫病防控等相关研究更多聚焦于肉鸭,而对蛋鸭、种鸭尤其是蛋鸭生产和疫病防控关注不多。然而,2010年4月,我国浙江、福建、山东等地的开产种鸭群、蛋鸭群暴发一种以产蛋率骤降为特征的新病,1周内产蛋率从80%~95%下降至20%~30%,甚至停产[1-7],对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引起了业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自2011年以来,本课题组对我国部分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蛋鸭样品进行禽流感、鸭坦布苏病毒病、禽1型副粘病毒病和鸭瘟病原学检测及变异分析,同时对未开产蛋鸭群开展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检测,揭示鸭坦布苏病毒不仅严重危害我国开产蛋鸭群导致产蛋量骤降,还存在严重的开产前(即未开产阶段)早期感染问题,导致鸭群表现迟开产、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持续走低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等多种产蛋异常现象,应引起蛋鸭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DNA/RNA抽提试剂盒、DNA琼脂胶回收试剂盒购自QIAGEN科技有限公司;AMV反转录酶和RNase Inhibitor购自Thermo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NA聚合酶购自大连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2011年以来,自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江苏等13个不同省(区)蛋鸭场采集或送检的未开产蛋鸭及表现产蛋下降开产蛋鸭卵巢和脑组织混合样品,其中未开产蛋鸭临床样品共549份,开产蛋鸭样品共1 076份。将所采组织样品剪碎,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pH7.2)按体积比1∶3的比例制成组织匀浆液,反复冻融3次,8 000 r·min-1离心30 min后取上清,用于核酸抽提,-20℃冻存备用。
1.3 组织样品病毒核酸的提取及检测
取适量处理好的组织上清以DNA/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核酸,参照已报道的禽流感病毒[8]、禽1型副黏病毒[9-10]、鸭坦布苏病毒[1]、鸭瘟病毒[11]核酸检测方法分别建立了快速检测4种病毒核酸的RT-PCR或PCR方法,其中开产蛋鸭混合样品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共检测1 076份,进行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黏病毒和鸭瘟病毒核酸检测的样品数分别为843、495、614份。对549份未开产蛋鸭的卵巢和脑组织混合样品,仅进行鸭坦布苏病毒核酸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未开产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检测结果
自2011年以来,以建立的RT-PCR方法对从福建、浙江、广东、安徽、江苏8个省(区)采集或送检的后备未开产蛋鸭样品共549份进行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检测,总阳性率为40.8%,且8个不同省(区)样品均检出阳性,为19.3%~55.4%不等,其中以浙江省后备未开产蛋鸭样品鸭坦布苏病毒阳性率最高为55.4%,其次是江西省为51.1%(表 1);2011-2015年不同年份后备未开产蛋鸭样品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7.1%(5/71)、19.5%(24/123)、37.3%(40/107)、52.3%(57/109)和70.5%(98/139),其中以2015年阳性感染率最高(图 1)。
省(区)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福建 105 39 37.1 广东 82 35 42.9 广西 23 9 39.1 江西 92 47 51.1 浙江 101 56 55.4 山东 20 7 35 江苏 69 20 28.9 安徽 57 11 19.3 合计 549 224 40.8 2.2 产蛋下降的蛋鸭主要病毒感染的检测结果
2.2.1 蛋鸭禽流感检测结果
于2011-2015年5年间,以建立的RT-PCR方法对从福建、江西、广西等10个省(区)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843份蛋鸭样品中共检出212份禽流感阳性,总阳性率为25.1%,不同地区样品检出的阳性率高低不一,其中以广东省蛋鸭感染率最高达36.8%;H5亚型禽流感感染阳性样品141份、占66.5%(表 2),H9亚型禽流感感染阳性样品61份,占28.8%;其他亚型(H6亚型、H11亚型)禽流感感染阳性样品10份,占4.7%。可见我国表现产蛋下降的蛋鸭群禽流感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且以H5为优势亚型。
省(区)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亚型/份 H5 H9 其他 福建 287 84 29.3 53 26 5 广东 87 32 36.8 25 6 1 广西 52 15 28.8 10 5 0 江西 156 38 24.4 27 10 1 浙江 114 20 17.5 8 10 2 海南 40 10 25 9 1 0 湖南 40 2 5 1 1 0 湖北 26 6 23.1 4 1 1 安徽 32 3 9.4 2 1 0 河南 9 2 22.2 2 0 0 合计 843 212 25.1 141 61 10 2.2.2. 蛋鸭坦布苏病毒病检测结果
对从福建、广东等13个省(区)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1076份蛋鸭样品进行坦布苏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7.7%(298/1076);13个省(区)均检出阳性,只是阳性感染率存在差异(表 3),其中以江苏省蛋鸭阳性感染率最高达48.9%。5年中不同年份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阳性率也存在差异(表 4),其中以2011年和2015年感染的阳性率较高。
省(区)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福建 267 74 27.7 广东 156 59 37.8 广西 87 26 28.7 江西 104 22 21.2 浙江 183 39 21.3 山东 27 2 7.4 海南 62 17 27.4 湖南 27 9 33.3 湖北 31 6 19.4 江苏 49 24 48.9 云南 11 1 9.1 安徽 58 18 31 河南 14 1 7.1 合计 1076 298 27.7 年份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2011 329 100 30.4 2012 198 21 10.6 2013 73 15 20.5 2014 243 61 25.1 2015 233 101 43.3 合计 1076 298 27.7 2.2.3 蛋鸭禽1型副粘病毒病检测结果
2011年以来,从福建、浙江等5个省(区)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495份蛋鸭样品,参照农业部2008年颁布的《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08)[9]和2015年颁布的福建省地方标准《水禽禽1型副黏病毒病诊断技术》(DB35/T 1500-2015)[10]对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9.3%;5年内阳性率为6.2%~12.1%不等(表 5)。可见,我国蛋鸭禽1型副粘病毒病感染的阳性率相对较低。
年份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2011 113 12 10.6 2012 78 7 8.9 2013 97 6 6.2 2014 91 11 12.1 2015 116 10 8.6 合计 495 46 9.3 2.2.4 鸭瘟检测结果
5年内,从福建、浙江等7个省(区)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614份蛋鸭样品,参照农业部《鸭病毒性肠炎诊断技术》(GB/T 22332-2008)[11]建立的PCR方法对样品进行鸭瘟病毒的检测,检出阳性8份,阳性率为1.3%。可见,我国蛋鸭鸭瘟感染率极低。
3. 讨论与结论
2011-2015年对从我国福建、江西、广西等10个省(区)临床调查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843份蛋鸭样品中共检出212份禽流感阳性,总阳性率为25.1%,不同地区样品检出的阳性率高低不一,为5%~36.8%不等,其中以广东省蛋鸭感染率最高;从表 2可见,H5、H9和其他亚型禽流感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6.5%、28.8%和4.7%,表明我国表现产蛋下降的蛋鸭群禽流感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且以H5为优势亚型。
2011-2015年对从福建、广东等13个省(区)临床调查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1 076份蛋鸭样品进行坦布苏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7.7%;13个省(区)均检出阳性,但阳性感染率存在差异(7.1%~48.9%),其中以江苏省蛋鸭阳性感染率最高。5年中不同年份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0.4%、10.6%、20.5%、25.1%和和43.3%,其中以2011年和2015年的阳性感染率较高,表明自2010年该病发生以来出现2次大的流行性感染,这可能与蛋鸭群的淘汰更新有密切关系。
2011-2015年对临床调查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495份蛋鸭样品进行禽1型副粘病毒感染检测,阳性率为6.2%~12.1%,总阳性率为9.3%,可见我国蛋鸭禽1型副粘病毒病感染的阳性率相对较低。
2011-2015年从福建、浙江等7个省(区)临床调查采集或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的614份蛋鸭样品进行鸭瘟病原学检测,其阳性感染率为1.3%,可见我国蛋鸭鸭瘟感染率极低。结合检测蛋鸭群的鸭瘟疫苗免疫情况,表明我国鸭瘟疫苗在鸭瘟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我国鸭原种场或父母代种鸭场可启动鸭瘟的净化工作。
2011-2015年经对549份后备未开产蛋鸭组织样品进行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其阳性率为40.8%,按年份统计以2015年的阳性感染率最高达70.5%。以上检测结果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鸭坦布苏病毒不仅严重危害我国开产蛋鸭群导致产蛋量急剧下降,还严重感染后备未开产蛋鸭群。通过后续临床跟踪调查和反馈,发现坦布苏病毒感染的原后备未开产蛋鸭群表现迟开产、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持续走低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等多种产蛋异常现象,表明我国蛋鸭群存在严重的坦布苏病毒早期感染问题,这是我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新现象,应引起蛋鸭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2011-2015年对我国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江苏等13个不同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蛋鸭样品共1 076份,在实验室开展病毒感染检测时由于参考了临床剖检与初步诊断结果,进行禽流感、鸭坦布苏病毒病、禽1型副粘病毒病和鸭瘟检测的样品数存在差异,但据检出的感染阳性率的高低表明鸭坦布苏病毒病和禽流感是当前危害我国蛋鸭养殖业的主要疫病,应引起我国蛋鸭养殖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表 1 部分省(区)5年内未开产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阳性率
Table 1 Positive rate of DTV in egg-laying ducks at growing stage in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2011-2015
省(区)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福建 105 39 37.1 广东 82 35 42.9 广西 23 9 39.1 江西 92 47 51.1 浙江 101 56 55.4 山东 20 7 35 江苏 69 20 28.9 安徽 57 11 19.3 合计 549 224 40.8 表 2 2011-2015年不同省(区)蛋鸭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及分型
Table 2 Detection and genotype of AIV in egg-laying ducks in various localities during 2011-2015
省(区)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亚型/份 H5 H9 其他 福建 287 84 29.3 53 26 5 广东 87 32 36.8 25 6 1 广西 52 15 28.8 10 5 0 江西 156 38 24.4 27 10 1 浙江 114 20 17.5 8 10 2 海南 40 10 25 9 1 0 湖南 40 2 5 1 1 0 湖北 26 6 23.1 4 1 1 安徽 32 3 9.4 2 1 0 河南 9 2 22.2 2 0 0 合计 843 212 25.1 141 61 10 表 3 2011-2015年部分省份蛋鸭临床样品坦布苏病毒感染检测结果
Table 3 DTV infection in laying ducks in various localities during 2011-2015
省(区)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福建 267 74 27.7 广东 156 59 37.8 广西 87 26 28.7 江西 104 22 21.2 浙江 183 39 21.3 山东 27 2 7.4 海南 62 17 27.4 湖南 27 9 33.3 湖北 31 6 19.4 江苏 49 24 48.9 云南 11 1 9.1 安徽 58 18 31 河南 14 1 7.1 合计 1076 298 27.7 表 4 不同年份蛋鸭临床样品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检测结果
Table 4 DTV infection in egg-laying ducks during 2011-2015
年份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2011 329 100 30.4 2012 198 21 10.6 2013 73 15 20.5 2014 243 61 25.1 2015 233 101 43.3 合计 1076 298 27.7 表 5 不同年份蛋鸭临床样品禽1型副粘病毒感染检测结果
Table 5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1 infection in egg-laying ducks during 2011-2015
年份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2011 113 12 10.6 2012 78 7 8.9 2013 97 6 6.2 2014 91 11 12.1 2015 116 10 8.6 合计 495 46 9.3 -
[1] 万春和,施少华,程龙飞,等.一种引起种(蛋)鸭产蛋骤降新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10,25(6):663-666. http://www.fjnyxb.cn/CN/abstract/abstract558.shtml [2] 曹贞贞,张存,黄瑜,等.鸭出血性卵巢炎的初步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2):3-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YZ201012002.htm [3] SU J,LI S,HU X,et al.Duck egg-drop syndrome caused by BYD virus,a new Tembusu-related Flavivirus[J].PLoS One,2011,6(3):e1810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18106
[4] CAO Z,ZHANG C,LIU Y,et al.Tembusu virus in ducks,China[J].Emerg Infect Dis,2011,17(10):1873-1875. DOI: 10.3201/eid1710.101890
[5] YAN P,ZHAO Y,ZHANG X,et al.An infectious disease of ducks caused by a newly emerged Tembusu virus strain in mainland China[J].Virology,2011,417(1):1-8. DOI: 10.1016/j.virol.2011.06.003
[6] 李玉峰,马秀丽,于可响,等.一种从鸭新分离的黄病毒研究初报[J].畜牧兽医学报,2011,42(6):885-89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MSY201106022.htm [7] 黄瑜,苏荣茂,傅光华,等.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宿主及临床表现[J].中国兽医杂志,2014,30(11):21-2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YZ201411016.htm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7716151735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S]. 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GBT 16550-2008新城疫诊断技术[S]. 2008. [10]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5/T 1500-2015水禽禽1型副黏病毒病诊断技术[S]. 201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GB/T 22332-2008鸭病毒性肠炎诊断技术[S]. 2008. -
期刊类型引用(3)
1. 邹书余. 影响连城白鸭产蛋的重要病毒病调查与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2023(04): 40-42 . 百度学术 2. 傅秋玲,江南松,梁齐章,刘荣昌,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林琳,焦文龙,吴胜会,江斌,郑小兰,林建生,傅光华,黄瑜. 引起种(蛋)鸭输卵管积液综合征的新发病毒—C型禽偏肺病毒. 福建农业学报. 2023(12): 1387-1394 . 本站查看 3. 李海琴,方绍培,谭美芳,曾艳兵,黄江南,季华员,张帆帆,谭佳,陈小连,康昭风,杨群,韦启鹏. 江西部分地区种鸭坦布苏病毒病及鸭瘟免疫状况调查与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05): 1124-112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