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芥菜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

李永平, 薛珠政, 张双照, 温庆放

李永平, 薛珠政, 张双照, 温庆放. 芥菜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33(9): 937-94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9.009
引用本文: 李永平, 薛珠政, 张双照, 温庆放. 芥菜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33(9): 937-94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9.009
LI Yong-ping, XUE Zhu-zheng, ZHANG Shuang-zhao, WEN Qing-fang. SRAP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Brassica juncea[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 33(9): 937-94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9.009
Citation: LI Yong-ping, XUE Zhu-zheng, ZHANG Shuang-zhao, WEN Qing-fang. SRAP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Brassica juncea[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 33(9): 937-94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9.009

芥菜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CARS-24-G-07

福建省科技厅农业引导性重点项目 2017N004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STIT2017-1-2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2016R1025-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永平(1974-), 女,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蔬菜生物技术与育种研究(E-mail:248937256@qq.com)

    通讯作者:

    薛珠政(1971-), 男, 研究员, 研究方向:蔬菜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369654817@qq.com)

  • 中图分类号: S649

SRAP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Brassica juncea

  • 摘要: 以44个芥菜品种为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个不同的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31对多态性较高,条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对44个芥菜材料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这31对引物共产生了2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3条,多态率达60.49%。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9.23条。用NTSY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44个芥菜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1~0.89,平均系数为0.75。在相似系数为0.67的水平,44个芥菜品种可分为4大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Abstract: An SRAP marker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44 accessions of Brassica juncea(L.). Thirty-one pairs of SRAP primer combinations, which amplified stable bands with clear and higher polymorphism, were selected by a preliminary screening. A total of 286 DNA bands were amplified from the 44 accessions of B. juncea by PCR amplification.Among them, 60.49% or 173 DNA bands were polymorphic.The average number of DNA bands amplified by each pair of primer combination was 9.23. The clustering analysis by NTSYS statistical software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61-0.89 averaging 0.75. At the coefficient of 0.67, the 44 accession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which were identical with the result obtained by the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 芥菜Brassicajuncea(L.)Czern.etCoss.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植物,中国是芥菜原生起源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西北地区是中国的芥菜起源地,四川盆地是芥菜的次生起源中心。芥菜在国外极少分布,但在中国各省均有栽培。

    从公元前6世纪芥菜出现以来,芥菜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以及人工选择中分化出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研究表明,与最原始的野生芥菜相比,人类目前所栽培的芥菜的所有器官都发生了变异[1]。芥菜变异的程度之大相比于同属作物是少见的,甚至超过了甘蓝和白菜,但目前对芥菜的研究相对较少[2]。中国从20世纪30代开始,开展了芥菜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产品加工等研究。同时国内外很多研究芥菜的学者也对其种内的分类和命名做了大量工作[3]。目前对于芥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芥菜种质资源[4]、遗传多样性、杂交和育种[5-6]、生理生化机理探究[7-9]、芥菜产品加工以及产业优化等方面。乔爱民等[10]利用RAPD技术对芥菜16个变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计算出16个变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7.34。李宁等[11]利用SRAP标记分析来源于西南地区的111份芥菜种质,遗传相似系数为0.38~0.89,并分为5大类和若干亚类。

    芥菜育种存在技术落后、后代选择盲目性大、育种周期长等问题。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在于完善并统一芥菜命名、有重点地挖掘新种质资源、完成芥菜种质资源的系统性整理和培育新品种[2]。芥菜变异程度较大,仅仅从表型上区分其亲缘关系是极不科学和不准确的。本试验选取福建、广东及江浙地区主栽的44份芥菜材料(以叶用、茎用为主)进行了农艺性状观察和SRAP标记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期为华南地区芥菜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本试验所用44份芥菜材料均采自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赤水村(表 1)。基因组DNA提取采用CTAB法进行。

    表  1  44份芥菜材料的性状
    Table  1.  Properties of 44 B. juncea materials
    编号 品种 品种
    来源
    下胚轴
    颜色
    株型 叶形 叶裂
    回数
    叶面 结球性 叶面刺毛 芥辣味 叶柄横切
    面形状
    食用器官、
    类型
    1 龙岩青皮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2 连城紫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紫叶、鲜食
    3 抗热四季ok甜芥菜 广西横县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厚 叶、鲜食
    4 华517 湖北武汉市 浅绿 浅绿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棒状茎、鲜食
    5 厦门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开展 扇形 1回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6 华515 华中农大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7 平和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椭圆 多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8 特选种竹芥菜 广东广州市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9 龙岩长茎芥菜2 北京市 浅绿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10 细叶雪里蕻 福建龙岩市 绿 半直立 倒披针 多回 平滑 不结球 细窄圆 叶、鲜食
    11 龙岩芥菜3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半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棒状茎、鲜食
    12 客家甜芥菜 广东兴宁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13 四季甜客家芥 江西宜春市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14 本地大菜 广东兴宁市 浅紫 直立 倒卵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15 张白土茎用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16 漳州芥菜2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卵 1回 不结球 细窄圆 叶、鲜食
    17 特选大坪埔大肉包心芥菜 广西横县 开展 扁圆 1回 结球 宽厚 叶球、鲜食
    18 广东鸡那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披针 多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19 美口宽杆芥菜 甘肃省武威市 浅绿 开展 卵圆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20 闽清大芥菜 福建福州市 浅紫 半直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21 精品大肉大坪包心芥 江西宜春市 开展 扁圆 1回 结球 宽厚 叶球、鲜食
    22 台湾芥菜1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半直立 长倒卵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厚 叶、鲜食
    23 宽帮青菜 四川省绵阳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细窄圆 叶、腌制
    24 四川大肉青 四川省广汉市 浅绿 开展 阔倒卵 1回 不结球 宽厚 叶、腌制
    25 华513 湖北武汉市 浅紫 开展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腌制
    26 华512 湖北武汉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腌制
    27 华516 湖北武汉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腌制
    28 上杭毛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半直立 卵圆形 1回 微皱 不结球 细窄圆 叶球、鲜食
    29 宽叶厚肉高脚芥 广东兴宁市 浅紫 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30 连城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31 香巷客家甜芥菜 广东兴宁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厚 叶、鲜食
    32 福州宽杆芥菜 福建福州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33 闽清大挂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浅紫 半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34 特选甜脆客家芥菜 广东深圳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35 皱叶芥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结球 中圆 叶球、鲜食
    36 永定客家芥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37 万安客家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棒状茎、鲜食
    38 桂林甜芥菜薹 广西横县 开展 阔椭圆 1回 平滑 结球 宽厚 叶、花薹、鲜食
    39 绿欣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卵 1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40 龙芥1号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41 大排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阔椭圆 1回 微皱 结球 宽扁 叶球、鲜食
    42 紫脉芥 福建龙岩市 浅紫 开展 倒卵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43 台湾芥菜2 龙岩市农科所 浅紫 开展 阔倒卵 1回 微皱 结球 中圆 叶球、鲜食
    44 龙岩长茎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试验采用的上游引物20条,下游引物20条,随机配对选择100对引物。所有引物由上海生工生化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如表 2

    表  2  SRAP引物序列信息
    Table  2.  Information on SRAP primer sequence
    代号 上游引物 代号 下游引物
    Me1 TGAGTCCAAACCGGATA Em1 GACTGCGTACGAATTAAT
    Me2 TGAGTCCAAACCGGAGC Em2 GACTGCGTACGAATTTGC
    Me3 TGAGTCCAAACCGGAAT Em3 GACTGCGTACGAATTGAC
    Me4 TGAGTCCAAACCGGACC Em4 GACTGCGTACGAATTTGA
    Me5 TGAGTCCAAACCGGAAG Em5 GACTGCGTACGAATTAAC
    Me6 TGAGTCCAAACCGGTAA Em6 GACTGCGTACGAATTGCA
    Me7 TGAGTCCAAACCGGTCC Em7 GACTGCGTACGAATTATG
    Me8 TGAGTCCAAACCGGTGC Em8 GACTGCGTACGAATTCTG
    Me9 TTCAGGGTGGCCGGATG Em9 GACTGCGTACGAATTACG
    Me10 TGGGGACAACCCGGCTT Em10 GACTGCGTACGAATTTAG
    Me11 TGGGGACAACCCGGTTC Em11 GACTGCGTACGAATTTCG
    Me12 TGGGGACAACCCGGTAG Em12 GACTGCGTACGAATTGTC
    Me13 TGGGGACAACCCGGTCA Em13 GACTGCGTACGAATTGGT
    Me14 TGGGGACAACCCGGTGT Em14 GACTGCGTACGAATTCAG
    Me15 TGGGGACAACCCGGTTG Em15 GACTGCGTACGAATTCTG
    Me16 TGAGTCCAAACCGGATA Em16 GACTGCGTACGAATTCGG
    Me17 TGAGTCCAAACCGGACA Em17 GACTGCGTACGAATTCCA
    Me18 TGAGTCCAAACCGGACA Em18 GACTGCGTACGAATTCAA
    Me19 TGAGTCCAAACCGGACG Em19 GACTGCGTACGAATTCGA
    Me20 TGAGTCCAAACCGGGCT Em20 GACTGCGTACGAATTCAG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5 μL PCR反应体系:Buffer 2.5 μL; DNA 2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 Taq酶0.4 μL; Dntp 0.5 μL,无菌双蒸水17.6 μL。

    PCR扩增程序:(1)94℃ 5 min; (2)94℃ 1 min,35℃ 1 min,72℃ 1 min,5个循环; (3)94℃ 1 min,52℃ 1 mm,72℃ 1 min,35个循环; (4)72℃ 10 min,4℃保存。

    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采用人工读带的方法,将电泳图上可重复的清晰条带记为“1”,同一位置无带或不易分辨的弱带记为“0”,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利用软件NTsys2.10按系统聚类进行聚类绘图。

    为缩减试验所用的时间、提高效率,选用表型差异较大品种初步筛选SRAP引物。结果表明共有31对SRAP引物可扩增多态性较好的条带,结果部分如图 1所示。

    图  1  部分引物初步筛选
    注:M为DNA Marker,2、21、38分别为供试芥菜材料编号,见表 1;Em14/Me13、Em16/Me12、Em17/Me13、Em17/Me17、Em2/Me7为引物组合。
    Figure  1.  Preliminary screening on partial primers

    利用初步筛选出的31对SARP多态性引物,对44个芥菜品种群体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1对SARP引物共扩增出286条清晰明亮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173条,多态性比例为60.49%(表 3)。平均每对引物扩增9.23条条带,多态性条带5.58条。这31对SARP引物中每对引物扩增出5~14条数目不等的条带。部分扩增结果如图 2图 3。其中em20/me6引物组合多态率最低,为42.86%。引物组合Em2/Me7、Em2/Me8多态率最高,为87.50%。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的芥菜种质多态性位点较多,即这44个芥菜品种的遗传基础较宽。

    表  3  SRAP引物组合及其对44份芥菜材料扩增结果
    Table  3.  SRAP primer combinations and amplifications for 44 B. juncea material
    序号 引物组合 位点
    总数
    多态位
    点数
    多态比例
    /%
    1 em20/me6 14 6 42.86
    2 Em2/Me16 7 4 57.14
    3 Em17/Me17 9 7 77.78
    4 Em2/M17 7 4 57.14
    5 Em10/Me13 11 6 54.55
    6 Em17/Me13 11 5 45.45
    7 Em14/Me13 10 5 50.00
    8 Em15/Me1 13 7 53.85
    9 Em14/Me17 7 5 71.43
    10 Em16/Me12 10 7 70.00
    11 Em8/Me16 13 6 46.15
    12 Em1/Me9 7 5 71.43
    13 Em2/Me7 8 7 87.50
    14 Em2/Me8 8 7 87.50
    15 Em4/Me10 10 6 60.00
    16 Em5/Me14 11 8 72.73
    17 Em6/me8 8 6 75.00
    18 Em7/Me1 7 4 57.14
    19 Em7/Me12 8 5 62.50
    20 Em7/M14 7 4 57.14
    21 Em10/Me12 9 4 44.44
    22 Em10/Me15 11 7 63.64
    23 Em12/Me10 12 6 50.00
    24 Em12/Me15 9 7 77.78
    25 Em14/Me6 11 7 63.64
    26 Em14/Me12 9 5 55.56
    27 Em15/Me2 5 3 60.00
    28 Em17/Me3 8 4 50.00
    29 Em17/M7 9 5 55.56
    30 Em20/Me12 7 4 57.15
    31 Em16/Me12 10 7 7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2  引物em2/me8扩增
    注:M为DNA Marker;1~44分别为供试芥菜材料编号,见表 1图 3同。
    Figure  2.  Products amplified by primer em2/me8
    图  3  引物em17/me17扩增
    Figure  3.  Products amplified by primer em17/m17

    将31对SRAP扩增出的173条多态性电泳条带建立相似系数矩阵,并构建芥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图谱发现(图 4):44个芥菜品种平均相似系数为0.75,9和15(龙岩长茎芥菜2和张白土茎用芥菜)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89,2和38(连城紫芥菜和桂林甜芥菜薹)相似系数最低,为0.61。在相似系数为0.67的水平上,可将44个芥菜材料分成4大类。第一类包括35个食用茎、叶芥菜材料:1、4、9、15、11、36、37、30、39、40、44、16、23、29、20、7、24、18、19、25、27、26、28、3、14、8、13、5、10、6、12、33、32、34、31;第二类包括5个结球和1个不结球芥菜材料:17、21、22、35、43、41;第三类只包括1个薹芥品种:38;第四类包括2个紫叶芥菜品种:2、42。在相似系数为0.7的水平上,又可以将第一类分成4个亚类。这4个亚类分别为(1)1、4、9、15、11、36、37、30、39、40、44、16、23、29、20、7、24、18、19,其中11个茎用均归于此亚类;(2)25、27、26、28均为叶面有刺毛材料;(3)3、14、8、13、5、10、6均为叶面光滑材料;(4)12、33、32、34、31均为植株半直立材料。

    图  4  44个芥菜材料聚类分析
    Figure  4.  Dendrogram of 44 B. juncea materials

    本试验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44个芥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随机选取的100对引物中有31对引物组合呈现多态性,共扩增出286条条带,多态性条带173条,多态比例为60.49%。这表明芥菜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这可能与芥菜在长期的进化中不断适应环境有关。44个芥菜材料分成4大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9和15(宽叶厚肉高脚芥和张白土茎用芥菜),相似系数均为0.89。对比芥菜主要性状发现,9与15之间除了下胚轴颜色不同,其他性状如株型、叶形、叶裂回数、结球性、花茎颜色、芥辣味、叶柄横切面形状均相同。44个芥菜品种之间的最小相似系数为0.61,如2和38(连城紫芥菜和桂林甜芥菜薹),在形态学特征和食用器官上均差异较大。李宁等对111份芥菜材料进行SRAP标记分析表明,芥菜在分子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89,遗传相似系数为0.38~0.68,并且分为薹芥类、叶用芥菜类、茎用芥菜类、紫叶芥菜类薹芥类和长柄芥5类。本试验的结果与其相似,与刘佩瑛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12],但与付杰[13]、齐晓花[14]、宋明等[15]利用AFLP、RAPD、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芥菜遗传多样性的结果不同,这可能与不同分子标记所揭示的基因组片段的变异方式不同有关。

    此外,44个芥菜材料分成4大类,第1类包含少数叶芥与茎芥,第2类中除台湾芥菜1外均为结球材料,存在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双重作用对芥菜的表型影响较大,而对芥菜的基因型影响较小,促使一些表型差异较大的芥菜有相似的基因遗传背景。若只通过形态学特征对芥菜进行分类,势必存在很大的误差。因此,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表型特征的分类体现了芥菜形态学特征,而SRAP标记分析则体现了芥菜基因型的特点,两种方法应结合运用才能更好地指导芥菜育种工作的进行。

  • 图  1   部分引物初步筛选

    注:M为DNA Marker,2、21、38分别为供试芥菜材料编号,见表 1;Em14/Me13、Em16/Me12、Em17/Me13、Em17/Me17、Em2/Me7为引物组合。

    Figure  1.   Preliminary screening on partial primers

    图  2   引物em2/me8扩增

    注:M为DNA Marker;1~44分别为供试芥菜材料编号,见表 1图 3同。

    Figure  2.   Products amplified by primer em2/me8

    图  3   引物em17/me17扩增

    Figure  3.   Products amplified by primer em17/m17

    图  4   44个芥菜材料聚类分析

    Figure  4.   Dendrogram of 44 B. juncea materials

    表  1   44份芥菜材料的性状

    Table  1   Properties of 44 B. juncea materials

    编号 品种 品种
    来源
    下胚轴
    颜色
    株型 叶形 叶裂
    回数
    叶面 结球性 叶面刺毛 芥辣味 叶柄横切
    面形状
    食用器官、
    类型
    1 龙岩青皮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2 连城紫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紫叶、鲜食
    3 抗热四季ok甜芥菜 广西横县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厚 叶、鲜食
    4 华517 湖北武汉市 浅绿 浅绿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棒状茎、鲜食
    5 厦门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开展 扇形 1回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6 华515 华中农大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7 平和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椭圆 多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8 特选种竹芥菜 广东广州市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9 龙岩长茎芥菜2 北京市 浅绿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10 细叶雪里蕻 福建龙岩市 绿 半直立 倒披针 多回 平滑 不结球 细窄圆 叶、鲜食
    11 龙岩芥菜3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半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棒状茎、鲜食
    12 客家甜芥菜 广东兴宁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13 四季甜客家芥 江西宜春市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14 本地大菜 广东兴宁市 浅紫 直立 倒卵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15 张白土茎用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16 漳州芥菜2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卵 1回 不结球 细窄圆 叶、鲜食
    17 特选大坪埔大肉包心芥菜 广西横县 开展 扁圆 1回 结球 宽厚 叶球、鲜食
    18 广东鸡那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披针 多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19 美口宽杆芥菜 甘肃省武威市 浅绿 开展 卵圆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20 闽清大芥菜 福建福州市 浅紫 半直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21 精品大肉大坪包心芥 江西宜春市 开展 扁圆 1回 结球 宽厚 叶球、鲜食
    22 台湾芥菜1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半直立 长倒卵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厚 叶、鲜食
    23 宽帮青菜 四川省绵阳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细窄圆 叶、腌制
    24 四川大肉青 四川省广汉市 浅绿 开展 阔倒卵 1回 不结球 宽厚 叶、腌制
    25 华513 湖北武汉市 浅紫 开展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腌制
    26 华512 湖北武汉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腌制
    27 华516 湖北武汉市 浅紫 开展 阔椭圆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腌制
    28 上杭毛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半直立 卵圆形 1回 微皱 不结球 细窄圆 叶球、鲜食
    29 宽叶厚肉高脚芥 广东兴宁市 浅紫 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30 连城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31 香巷客家甜芥菜 广东兴宁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厚 叶、鲜食
    32 福州宽杆芥菜 福建福州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33 闽清大挂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浅紫 半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中圆 叶、鲜食
    34 特选甜脆客家芥菜 广东深圳市 浅紫 半直立 阔椭圆 1回 平滑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35 皱叶芥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阔椭圆 1回 结球 中圆 叶球、鲜食
    36 永定客家芥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37 万安客家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卵 1回 微皱 不结球 宽扁 棒状茎、鲜食
    38 桂林甜芥菜薹 广西横县 开展 阔椭圆 1回 平滑 结球 宽厚 叶、花薹、鲜食
    39 绿欣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倒卵 1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40 龙芥1号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41 大排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绿 直立 阔椭圆 1回 微皱 结球 宽扁 叶球、鲜食
    42 紫脉芥 福建龙岩市 浅紫 开展 倒卵 1回 不结球 宽扁 叶、鲜食
    43 台湾芥菜2 龙岩市农科所 浅紫 开展 阔倒卵 1回 微皱 结球 中圆 叶球、鲜食
    44 龙岩长茎芥菜 福建龙岩市 浅紫 直立 卵圆形 多回 不结球 细窄圆 棒状茎、鲜食
    下载: 导出CSV

    表  2   SRAP引物序列信息

    Table  2   Information on SRAP primer sequence

    代号 上游引物 代号 下游引物
    Me1 TGAGTCCAAACCGGATA Em1 GACTGCGTACGAATTAAT
    Me2 TGAGTCCAAACCGGAGC Em2 GACTGCGTACGAATTTGC
    Me3 TGAGTCCAAACCGGAAT Em3 GACTGCGTACGAATTGAC
    Me4 TGAGTCCAAACCGGACC Em4 GACTGCGTACGAATTTGA
    Me5 TGAGTCCAAACCGGAAG Em5 GACTGCGTACGAATTAAC
    Me6 TGAGTCCAAACCGGTAA Em6 GACTGCGTACGAATTGCA
    Me7 TGAGTCCAAACCGGTCC Em7 GACTGCGTACGAATTATG
    Me8 TGAGTCCAAACCGGTGC Em8 GACTGCGTACGAATTCTG
    Me9 TTCAGGGTGGCCGGATG Em9 GACTGCGTACGAATTACG
    Me10 TGGGGACAACCCGGCTT Em10 GACTGCGTACGAATTTAG
    Me11 TGGGGACAACCCGGTTC Em11 GACTGCGTACGAATTTCG
    Me12 TGGGGACAACCCGGTAG Em12 GACTGCGTACGAATTGTC
    Me13 TGGGGACAACCCGGTCA Em13 GACTGCGTACGAATTGGT
    Me14 TGGGGACAACCCGGTGT Em14 GACTGCGTACGAATTCAG
    Me15 TGGGGACAACCCGGTTG Em15 GACTGCGTACGAATTCTG
    Me16 TGAGTCCAAACCGGATA Em16 GACTGCGTACGAATTCGG
    Me17 TGAGTCCAAACCGGACA Em17 GACTGCGTACGAATTCCA
    Me18 TGAGTCCAAACCGGACA Em18 GACTGCGTACGAATTCAA
    Me19 TGAGTCCAAACCGGACG Em19 GACTGCGTACGAATTCGA
    Me20 TGAGTCCAAACCGGGCT Em20 GACTGCGTACGAATTCAG
    下载: 导出CSV

    表  3   SRAP引物组合及其对44份芥菜材料扩增结果

    Table  3   SRAP primer combinations and amplifications for 44 B. juncea material

    序号 引物组合 位点
    总数
    多态位
    点数
    多态比例
    /%
    1 em20/me6 14 6 42.86
    2 Em2/Me16 7 4 57.14
    3 Em17/Me17 9 7 77.78
    4 Em2/M17 7 4 57.14
    5 Em10/Me13 11 6 54.55
    6 Em17/Me13 11 5 45.45
    7 Em14/Me13 10 5 50.00
    8 Em15/Me1 13 7 53.85
    9 Em14/Me17 7 5 71.43
    10 Em16/Me12 10 7 70.00
    11 Em8/Me16 13 6 46.15
    12 Em1/Me9 7 5 71.43
    13 Em2/Me7 8 7 87.50
    14 Em2/Me8 8 7 87.50
    15 Em4/Me10 10 6 60.00
    16 Em5/Me14 11 8 72.73
    17 Em6/me8 8 6 75.00
    18 Em7/Me1 7 4 57.14
    19 Em7/Me12 8 5 62.50
    20 Em7/M14 7 4 57.14
    21 Em10/Me12 9 4 44.44
    22 Em10/Me15 11 7 63.64
    23 Em12/Me10 12 6 50.00
    24 Em12/Me15 9 7 77.78
    25 Em14/Me6 11 7 63.64
    26 Em14/Me12 9 5 55.56
    27 Em15/Me2 5 3 60.00
    28 Em17/Me3 8 4 50.00
    29 Em17/M7 9 5 55.56
    30 Em20/Me12 7 4 57.15
    31 Em16/Me12 10 7 70.00
    下载: 导出CSV
  • [1] 陈材林, 周源, 周光凡, 等.中国的芥菜起源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 1992, 5(3):3-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000003413624
    [2] 范永红, 沈进娟, 董代文.芥菜类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景思考[J].农学学报, 2016, 6(2):65-71.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nnykjtx-e201703045
    [3] 刘佩瑛.中国芥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4] 刘淑艳, 刘忠松, 官春云.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 8(3):351-358. DOI: 10.3969/j.issn.1672-1810.2007.03.022
    [5] 刘忠松, 官春云, 李木旬, 等.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23(2):82-87. DOI: 10.3321/j.issn:1007-9084.2001.02.022
    [6] 顾祥昆, 李菲, 张淑江, 等.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J].中国蔬菜, 2013(12):23-3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sc201312006
    [7] 蒋先军, 骆永明, 赵其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Ⅲ.金属富集植物Brassica juncea对锌镉的吸收和积累[J].土壤学报, 2002, 39(5)71-74.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trxb200205007
    [8] 张雁, 黄丽慧, 陈于陇, 等.不同品种芥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变化规律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 2013, 29(9):2152-215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ZSP201309021.htm
    [9] 孙涛, 张玉秀, 柴团耀.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 L.)重金属耐性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1):226-234.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tnyyj201101040
    [10] 乔爱民, 刘佩瑛, 雷建军, 芥菜16个变种的RAPD研究[J].植物学报, 1998, 40(10):915-921. DOI: 10.3321/j.issn:1672-9072.1998.10.006
    [11] 李宁, 司军, 任雪松, 等.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J].中国蔬菜, 2014(5):26-33. DOI: 10.3969/j.issn.1000-6346.2014.05.005
    [12] 刘佩瑛.中国芥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56-59.
    [13] 付杰.中国芥菜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 2005.
    [14] 齐晓花.中国芥菜系统进化研究及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D].杭州: 浙江大学, 2009.
    [15] 宋明, 刘婷, 汤青林, 等.芥菜种质资源的RAPD和ISSR分析.园艺学报, 2009, 36(6):835-842. DOI: 10.3321/j.issn:0513-353X.2009.06.009
  • 期刊类型引用(4)

    1. 徐倩,吴贤锋,刘远,李文杨.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蒜皮对福清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结构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10): 6479-6493 . 百度学术
    2. 李桂贤. 南江黄羊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养殖与饲料. 2023(01): 23-27 . 百度学术
    3. 林云琴. 福清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畜禽种业. 2022(12): 112-114 . 百度学术
    4. 刘远,李文杨,吴贤锋,毛坤明,林云琴,黄勤楼.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世代选育及生产性能测定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1(03): 305-311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2)

图(4)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08
  • HTML全文浏览量:  196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6-04
  • 修回日期:  2018-07-14
  • 刊出日期:  2018-08-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