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20卷 第3期
2005, 20(3): 133-135.
摘要:
榕薯201是以荷兰薯选为母本,金山57、榕薯416、金山93等品种为集团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兼抗蔓割病和薯瘟病、丰产、品质较优等性状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在福州、莆田等地种植,农艺性状表现良好。
榕薯201是以荷兰薯选为母本,金山57、榕薯416、金山93等品种为集团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兼抗蔓割病和薯瘟病、丰产、品质较优等性状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在福州、莆田等地种植,农艺性状表现良好。
2005, 20(3): 136-138.
摘要: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果实寄生蝇成虫的毒力。供试杀虫剂对果实寄生蝇成虫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乐斯本、高效氯氰菊酯、爱诺虫清、印楝素、苦参碱、好年冬、灭扫利、吡虫啉;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寄生蝇蛹的毒力,供试杀虫剂对寄生蝇蛹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乐斯本、利昂、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果实寄生蝇成虫的毒力。供试杀虫剂对果实寄生蝇成虫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乐斯本、高效氯氰菊酯、爱诺虫清、印楝素、苦参碱、好年冬、灭扫利、吡虫啉;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寄生蝇蛹的毒力,供试杀虫剂对寄生蝇蛹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乐斯本、利昂、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
2005, 20(3): 139-141.
摘要:
在河北省秦皇岛甘薯产区的甘薯茎线虫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维线克后甘薯茎线虫虫口平均减退率达89.44%,病情指数下降76.08%,甘薯平均增产率为607.25%。说明生化杀线虫剂维线克对甘薯茎线虫的防治具有应用前景。
在河北省秦皇岛甘薯产区的甘薯茎线虫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维线克后甘薯茎线虫虫口平均减退率达89.44%,病情指数下降76.08%,甘薯平均增产率为607.25%。说明生化杀线虫剂维线克对甘薯茎线虫的防治具有应用前景。
2005, 20(3): 142-145.
摘要:
将60头泌乳170d左右、平均每头每天产奶量26.00kg的奶牛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酵母铬0.35mg.kg-1、0.70mg·kg-1、1.05mg·kg-1及1.40mg·kg-1 (以精料量计算),研究非应激期铬添加水平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添加酵母铬对产奶量、FCM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总固体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②酵母铬最高添加组乳中总铬含量0.30mg·kg-1,符合卫生标准;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Ⅳ组F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显著下降(P0.05),试验Ⅰ、Ⅱ、Ⅲ组FT3较对照组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酵母铬对血清FT4(游离甲状腺索)、皮质醇浓度及胰岛索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
将60头泌乳170d左右、平均每头每天产奶量26.00kg的奶牛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酵母铬0.35mg.kg-1、0.70mg·kg-1、1.05mg·kg-1及1.40mg·kg-1 (以精料量计算),研究非应激期铬添加水平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添加酵母铬对产奶量、FCM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总固体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②酵母铬最高添加组乳中总铬含量0.30mg·kg-1,符合卫生标准;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Ⅳ组F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显著下降(P0.05),试验Ⅰ、Ⅱ、Ⅲ组FT3较对照组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酵母铬对血清FT4(游离甲状腺索)、皮质醇浓度及胰岛索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
2005, 20(3): 146-148.
摘要:
从血凝谱与血凝效价、对SPF鸡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的测定及对雏禽的致病性等方面比较不同源1型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结果5株不同源1型副粘病毒(2株鸭源1型副粘病毒、1株企鹅源1型副粘病毒、1株猪源1型副粘病毒及1株鸡源新城疫病毒参考强毒)对16种不同动物和O型人的红细胞的血凝谱不同,其血凝效价也存在差异,为24-211;对SPF鸡胚的ELD50为10-1~10-9.5,MDT为51.0~113.4h,ICPI为0~1.83,对海兰公雏的致病性分别为62.5%、8.3%、54.2%、12.5%、95.8%,而对雏番鸭的致病性分别为60.0%、0、53.3%、0、86.7%。
从血凝谱与血凝效价、对SPF鸡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的测定及对雏禽的致病性等方面比较不同源1型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结果5株不同源1型副粘病毒(2株鸭源1型副粘病毒、1株企鹅源1型副粘病毒、1株猪源1型副粘病毒及1株鸡源新城疫病毒参考强毒)对16种不同动物和O型人的红细胞的血凝谱不同,其血凝效价也存在差异,为24-211;对SPF鸡胚的ELD50为10-1~10-9.5,MDT为51.0~113.4h,ICPI为0~1.83,对海兰公雏的致病性分别为62.5%、8.3%、54.2%、12.5%、95.8%,而对雏番鸭的致病性分别为60.0%、0、53.3%、0、86.7%。
2005, 20(3): 149-153.
摘要:
对两种生态系统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套种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包括13目74科116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3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35种、蜘蛛类群13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5种; 单一园(CK)为12目61科85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4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14种、蜘蛛类群6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1种。在单一园中植食性害虫类群的相对多度为98.16%,捕食性与寄生性类群、蜘蛛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0.52%、0.16%、1.16%;套种园中各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91.89%、3.07%、0.66%、4.38%;套种园捕食性与寄生性昆虫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均高于单一园,植食性害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小于单一园。套种园与单一园相比,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稳定性,群落结构更合理,说明龙眼园套种羽叶决明(Chamaecrista nictitans cv.Minyin)能有效增加果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提高均匀度和稳定性,对促进天敌繁衍栖息,减少害虫发生,优化群落结构,保护果园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龙眼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害虫综合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两种生态系统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套种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包括13目74科116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3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35种、蜘蛛类群13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5种; 单一园(CK)为12目61科85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4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14种、蜘蛛类群6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1种。在单一园中植食性害虫类群的相对多度为98.16%,捕食性与寄生性类群、蜘蛛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0.52%、0.16%、1.16%;套种园中各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91.89%、3.07%、0.66%、4.38%;套种园捕食性与寄生性昆虫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均高于单一园,植食性害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小于单一园。套种园与单一园相比,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稳定性,群落结构更合理,说明龙眼园套种羽叶决明(Chamaecrista nictitans cv.Minyin)能有效增加果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提高均匀度和稳定性,对促进天敌繁衍栖息,减少害虫发生,优化群落结构,保护果园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龙眼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害虫综合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2005, 20(3): 154-157.
摘要:
分析比较了2002年、2003年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中44份龙眼种质,在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的两年间果实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不同的气候条件对龙眼群体的果实性状产生显著影响,高温干旱限制了单果重、果皮重、种子重、果肉重和果皮厚度的增长,却有利于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食率变化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龙眼单果重与果皮重、种子重、果肉重,可食率与果肉重,果皮重与果皮厚度、种子重、果肉重,种子重与果肉重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分析比较了2002年、2003年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中44份龙眼种质,在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的两年间果实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不同的气候条件对龙眼群体的果实性状产生显著影响,高温干旱限制了单果重、果皮重、种子重、果肉重和果皮厚度的增长,却有利于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食率变化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龙眼单果重与果皮重、种子重、果肉重,可食率与果肉重,果皮重与果皮厚度、种子重、果肉重,种子重与果肉重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2005, 20(3): 158-162.
摘要:
榕春绿(暂定名)属特早生芽密型茶树新品系,1芽1叶3月2-8日开采,全年可采5轮20多批次,至12月上旬结束,历时275d左右。叶色黄绿,茸毛较少,叶中等偏小,椭圆形,叶芽匀整。首轮芽叶适制高级扁形茶,鲜叶嫩采产量高,早采制优率高。1芽1叶鲜叶水浸出物含量45.69%、茶多酚35.54%、游离氨基酸4.47%、咖啡碱5.06%、黄酮类6.11mg·g-1、叶绿素0.79mg·g-1、可溶性总糖4.07%、酚氨比7.95。榕春绿具有高茶多酚、高氨基酸含量、低叶绿素含量的生化特性。
榕春绿(暂定名)属特早生芽密型茶树新品系,1芽1叶3月2-8日开采,全年可采5轮20多批次,至12月上旬结束,历时275d左右。叶色黄绿,茸毛较少,叶中等偏小,椭圆形,叶芽匀整。首轮芽叶适制高级扁形茶,鲜叶嫩采产量高,早采制优率高。1芽1叶鲜叶水浸出物含量45.69%、茶多酚35.54%、游离氨基酸4.47%、咖啡碱5.06%、黄酮类6.11mg·g-1、叶绿素0.79mg·g-1、可溶性总糖4.07%、酚氨比7.95。榕春绿具有高茶多酚、高氨基酸含量、低叶绿素含量的生化特性。
2005, 20(3): 163-167.
摘要:
通过采集372个福建耕地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化验的结果,全省耕层土壤平均有效硫含量为(27.6±23.5)mg.kg-1,其中16 mg·kg-1临界值的缺乏级样品占37.1%,连同16-30mg·kg-1潜在缺乏级样品共占68.20%,说明福建是贫硫土壤省份,且闽东南地区耕地土壤缺硫比闽西北地区更为严重。明确了耕地主要土种有效硫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10个土种土壤样品对硫吸附能力的试验表明,不同土壤对硫的吸附能力不同,并分别建立一元线性模型(y=a+bx),其拟合精度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计算出10个土种对硫的吸附固定率为35.5%-61.7%,平均46.6%;为确定土壤适宜施硫量,对37个土样进行硫组分研究,明确了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硫和无机硫组分含量和比例状况。
通过采集372个福建耕地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化验的结果,全省耕层土壤平均有效硫含量为(27.6±23.5)mg.kg-1,其中16 mg·kg-1临界值的缺乏级样品占37.1%,连同16-30mg·kg-1潜在缺乏级样品共占68.20%,说明福建是贫硫土壤省份,且闽东南地区耕地土壤缺硫比闽西北地区更为严重。明确了耕地主要土种有效硫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10个土种土壤样品对硫吸附能力的试验表明,不同土壤对硫的吸附能力不同,并分别建立一元线性模型(y=a+bx),其拟合精度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计算出10个土种对硫的吸附固定率为35.5%-61.7%,平均46.6%;为确定土壤适宜施硫量,对37个土样进行硫组分研究,明确了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硫和无机硫组分含量和比例状况。
2005, 20(3): 168-171.
摘要:
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57.5-287.5kg·hm-2)的提高,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适量的促芽促苗氮肥,可提高功能叶中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减轻水稻衰老过程中活性氧对细胞膜的伤害,维护叶片光合机能;同时,提高伤流量, 从而保持了根系高而持久的活力。
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57.5-287.5kg·hm-2)的提高,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适量的促芽促苗氮肥,可提高功能叶中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减轻水稻衰老过程中活性氧对细胞膜的伤害,维护叶片光合机能;同时,提高伤流量, 从而保持了根系高而持久的活力。
2005, 20(3): 172-175.
摘要:
对璃溪蜜柚果园进行3a不同施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年份的增加,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处理, 其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土壤有效养分有提高的趋势,且施有机肥的效果优于施化肥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对璃溪蜜柚果园进行3a不同施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年份的增加,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处理, 其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土壤有效养分有提高的趋势,且施有机肥的效果优于施化肥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2005, 20(3): 176-179.
摘要:
通过5a的耕地土壤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和管理水平条件下,各个监测点的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是氮磷有盈余而钾亏缺严重。今后应调整施肥结构,稳氮、控磷、增钾,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结合,培肥地力。
通过5a的耕地土壤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和管理水平条件下,各个监测点的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是氮磷有盈余而钾亏缺严重。今后应调整施肥结构,稳氮、控磷、增钾,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结合,培肥地力。
2005, 20(3): 180-184.
摘要:
根据已发表嗜水气单胞菌(AH)的外膜蛋白基因(Om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 技术,扩增AHL316的主要外膜蛋白基因(Momp),经T/A克隆,插入到pGEM-T系列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Momp基因最长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035nt,编码由分子量为36kD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其与国外AH分离株AF146597的Omp基因的核苷酸的同源性达96%,氨基酸的同源性达98%。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此主要外膜蛋白前24个氨基酸是较强的疏水性区域,可形成信号肽,有跨膜区,经与其他外膜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ompA蛋白家族。
根据已发表嗜水气单胞菌(AH)的外膜蛋白基因(Om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 技术,扩增AHL316的主要外膜蛋白基因(Momp),经T/A克隆,插入到pGEM-T系列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Momp基因最长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035nt,编码由分子量为36kD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其与国外AH分离株AF146597的Omp基因的核苷酸的同源性达96%,氨基酸的同源性达98%。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此主要外膜蛋白前24个氨基酸是较强的疏水性区域,可形成信号肽,有跨膜区,经与其他外膜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ompA蛋白家族。
2005, 20(3): 185-188.
摘要: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24份苦瓜材料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的79条谱带,有56条为多态性带,比例为70.89%;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离为0.343时,供试的24份苦瓜材料可聚成三大类群。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24份苦瓜材料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的79条谱带,有56条为多态性带,比例为70.89%;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离为0.343时,供试的24份苦瓜材料可聚成三大类群。
2005, 20(3): 189-193.
摘要:
长期继代的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MT基本培养基中培养20d后,细胞之间连接紧密,有少量纤丝相连.贮藏物质和细胞器丰富,细胞表面形成皱褶;50d后,细胞表面仍有山脉状皱褶.但皱褶幅度减少。细胞团表面的纤丝消失,细胞内游离核糖体增加.淀粉粒的体积减小。在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d后,出现疣突状和纤丝结构,有的纤丝形成网络状,细胞质形成一团,没有明显的细胞器的分化,但内质网发达,游离核糖体丰富,未发现淀粉粒和胞间连丝;50d后,细胞表面的纤丝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彼此之问的间隙也变大,细胞器重新形成,细胞核出现,核糖体丰富并形成多聚体。
长期继代的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MT基本培养基中培养20d后,细胞之间连接紧密,有少量纤丝相连.贮藏物质和细胞器丰富,细胞表面形成皱褶;50d后,细胞表面仍有山脉状皱褶.但皱褶幅度减少。细胞团表面的纤丝消失,细胞内游离核糖体增加.淀粉粒的体积减小。在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d后,出现疣突状和纤丝结构,有的纤丝形成网络状,细胞质形成一团,没有明显的细胞器的分化,但内质网发达,游离核糖体丰富,未发现淀粉粒和胞间连丝;50d后,细胞表面的纤丝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彼此之问的间隙也变大,细胞器重新形成,细胞核出现,核糖体丰富并形成多聚体。
2005, 20(3): 194-197.
摘要:
以壳聚糖作为杨梅发酵果酒的澄清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pH、壳聚糖用量、含糖量、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澄清度、色度的影响,建立了置信水平99%的y1(澄清度)、y2(色度)对x1,(pH)、x2 (壳聚糖用量)、x3(含糖量)、x4(温度)4个试验因子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杨梅果酒澄清度的因素效应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用量pH含糖量;影响杨梅果酒色度的因素效应的主次顺序为:含糖量壳聚糖用量pH;温度对其澄清度和色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H值在3.5左右时有利于壳聚糖的澄清,壳聚糖适宜下胶量应以果酒达到稳定澄清时的最小剂量为佳。
以壳聚糖作为杨梅发酵果酒的澄清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pH、壳聚糖用量、含糖量、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澄清度、色度的影响,建立了置信水平99%的y1(澄清度)、y2(色度)对x1,(pH)、x2 (壳聚糖用量)、x3(含糖量)、x4(温度)4个试验因子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杨梅果酒澄清度的因素效应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用量pH含糖量;影响杨梅果酒色度的因素效应的主次顺序为:含糖量壳聚糖用量pH;温度对其澄清度和色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H值在3.5左右时有利于壳聚糖的澄清,壳聚糖适宜下胶量应以果酒达到稳定澄清时的最小剂量为佳。
2005, 20(3): 198-201.
摘要: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枇杷果实中的有机酸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在以Waters μBondapakTMC18为色谱柱,使用紫外检测器(波长214 nm),0.04 mol·L-1 KH2PO4-H3PO4缓冲液作流动相(pH 2.4),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的色谱条件下,枇杷有机酸能得到良好分离,其中9种有机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 3以上,平均回收率为85%-102%,变异系数RSD5.0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枇杷果实中的有机酸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在以Waters μBondapakTMC18为色谱柱,使用紫外检测器(波长214 nm),0.04 mol·L-1 KH2PO4-H3PO4缓冲液作流动相(pH 2.4),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的色谱条件下,枇杷有机酸能得到良好分离,其中9种有机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 3以上,平均回收率为85%-102%,变异系数RSD5.05%。
2005, 20(3): 202-210.
摘要:
许多外来植物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新生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成功定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现象、化感物质、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作用方式,论述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许多外来植物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新生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成功定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现象、化感物质、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作用方式,论述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005, 20(3): 211-214.
摘要:
分析福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支撑的现状,加入WTO对技术支撑的影响;提出福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并从科技网络体系、创新源、专利保护、投入机制、推广服务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强化福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支撑的对策措施。
分析福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支撑的现状,加入WTO对技术支撑的影响;提出福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并从科技网络体系、创新源、专利保护、投入机制、推广服务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强化福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支撑的对策措施。